1)第211页_来到七零做咸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后还是中南这边李绍毅和上头提议,做了个详尽的工作报告,探讨是否可以适当的开放下市场,允许这些闲散人员可以做些小买卖,让他们起码能自力更生,也能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

  这是个全国各地都面临的问题,上头也正在寻求可行的办法,这方面也在考虑中。见李绍毅的报告,一点花俏的没有,依据大量详实的数据,说明这是完全可行的方案。几次商讨研究之下,就同意李绍毅先在中南搞试点,如果效果良好可行,就马上全国推广。

  于是中南省率先开启允许小规模私营的窗口,街面上开始出现最先试水的大胆吃螃蟹的人。

  早就等这一天的施家众人,自然也不甘于人后,决定也该开辟下新市场了。

  不过还没等她们有所行动,伍世良和向远山就先给他们瞄好了一个好项目。

  其实这还得给李绍毅也记个功。这不因为向远山和伍世良决定了要参加年前平城大招干考试,那除了每天学习李绍商给寄过来的内部参考,李绍毅还觉着实践更是必不可少的。

  刚好他也要做个调研,关于回城知青还有其它民生数据,于是就给两人每填像布置作业一样留任务,在会城里四处走动,记录和统计各种数据。

  这不成果还是很喜人的,李绍毅往上报的提议很多数据都是这一个月两位连襟跑断腿儿给他换来的。

  跑多了,他们对会城各处的了解也就很透彻。他们发现会城布料厂,因为加大了布料的供应,出的残疵率也加大了,因此每月都要处理一批不良布料。不像以前每人每年的布票定量都不够做两身衣服的,现在虽没敞开了供应,想买多少不限制,但平时做几身衣服还能轻松供应的了。

  所以以前残疵小布头都有人疯抢的时候也过去了,布料厂的这些零散布头就堆了很多,卖的也非常便宜。伍世良见到了觉着以施明澜的设计能力,这些对她完全构不成难度,所以就建议她们拿下一部分,到时做好了衣服,可以拿到供销社或是百货公司代销。

  起码现在在会城,供销社和百货公司的那种你爱买不买,我脸不高兴就臭的态度是改善了很多,经营方式也比以前灵活多了。施明澜设计的衣服太出彩了,是个女人就不控制不住购买欲,他不信供销社和百货公司还能再端着高高在上的态度。

  施明澜听了果然动心,带着向军夏芒跑到布料厂门市部看,果然像伍世良说的,是可以规避开残疵做衣服或者拼些床品啥的。

  微不可见的对向军和夏芒点头示意,两人心领神会,找到服务员问清了厂里废布料由谁负责后,就跑到了厂里找到了供应科的孙科长。因为施明澜这里只喜欢用棉麻毛类面料,现在人喜欢的化纤料子她一概是看不上的,于是就谈的现有的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