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九章 水泥厂的风波(2)_宦海无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么好糊弄的,她表示,坚决支持区委的决定,可万事都有例外啊,玉林乡的情况特殊,应该照顾,刘沐在一边不紧不慢的补充,弄得张世奎、田立新和赵德立面面相觑,张世奎实在没辙了,最后询问,玉林乡存在多大的困难,董桂花倒也知趣,表示增加两个指标就够了,玉林乡知道区委区公所也是有具体困难的。

  张世奎没有表态,赵德立已经记下了董桂花的要求,张世奎表示,这些问题,最后统一研究,不过,10个指标,三天内必须完成,否则,一切都是免谈。

  董桂花和刘沐离开之后,张世奎要求田立新和赵德立,这三天时间,统一办公,秤不离砣、砣不离秤,具体的统计情况,让宋涛去办理,水泥厂的管理人员,安排具体任务,做一些登记的事宜。

  晚上,张世奎跑到了财政所,财政所有客房,张世奎想着好好睡一觉,早上起来之后,精神饱满的办公。

  早上,张世奎出现在区公所院子里的时候,傻眼了,区公所没有通知开会,乡政府的书记和乡长全部到区公所来了,看样子都是赶早的,还有不少的站所负责人,张世奎安排食堂煮面条,大家总是要吃早餐的,令张世奎没有想到的是,食堂里的师傅,也悄声请张世奎关照考虑,吃面条的时候,张世奎开始抠脑袋了,躲是躲不过的,必须要解决问题,指标只有那么多,想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

  吃完早餐之后,张世奎想到了办法,区直单位的负责人暂时在大会议室等候,乡党委书记和乡长到小会议室,一个一个解释,耽误时间,索性一起解释,如果有具体困难的,到时候再说。徐少杰上任几个月时间,开了一些会,玉都区的会风有所转变,所以,这些书记和乡长也就大胆发表意见了,总之一个情况,指标少了,还要求解决指标,赵德立最先解释,接着是田立新,最后是张世奎,区公所里面几乎没有什么班子成员,都去落实自己的两个指标了。乡政府的领导,对区委研究的意见都表示支持,没有人质疑区委区公所领导,相反,有人提出,徐书记和张区长没有分配指标,有些不公正,经过了接近两个小时的交谈,乡政府的领导提出了各自的困难之后,迅速回去了,毕竟,时间不多,现有的10个指标,要迅速落实,要将人直接送到水泥厂。

  接下来是区直单位负责人,也就是张世奎最为头疼的问题,16个指标,平均一个单位不到一个指标,当然张世奎在头天夜里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难度很大,张世奎大概考虑了一个方案,在会议室里面,和田立新、赵德立仔细进行了磋商,方案不是很完美,聊胜于无。

  再次开始的会议,难度陡然增大,几乎所有的区直单位负责人都来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