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4章考试_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志。而左边的龚凤鸣,一脸的苦大仇深。

  不再看他们,为了转移注意力,顾青云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把清水倒入砚台,手持墨条开始慢慢地磨墨。不久,试卷下发到他这里了。

  顾青云忙停止动作,先看试题。

  考试时间只有一天,试题不多,只有四书五经各出一道经义题、还有策论、律法、算学、杂文和诗赋,也是各出一道。

  这些题型都是乡试要考的,算是考察一下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顾青云看完两道经义题,还好,经过复习和指导过大儿子的功课,不算陌生。

  律法和杂文,都曾在衙门中耳濡目染过,尤其是杂文,在翰林院和户部的锻炼,让他一看到题目就一蹴而就,难不倒他……

  算学,这是送分题。花费了六七年时间专心研究算学,还出版了两本书,顾青云的算学知识掌握得极为扎实,加上这道题自己第二册的书上有例题,稍微改改数据就成了。于是二话不说,直接就能把答案写在纸上。

  等做完这几道题,再誊抄完毕后,时间已经到了中午。

  午饭很简单,一碗热气腾腾的大骨汤,三个鸡蛋馒头,和以前考殿试时差不多,还是一样的简单和乏味。不过唯一比贡士们好一点的是,他们把热水换成大骨汤。

  这点好意却被大家给无视了,这里的人至少阔别考场三年以上,一般是六年,顾青云自己就有八年,平时在家大伙儿吃的食物不说是山珍海味,起码肉菜是不少的,当然不会觉得感动。

  顾青云没在意,这些年来,他家是没缺过肉食,可相对而言,过得算是较为简朴的,他们家每个月的租金进账和付给下人的月钱、他们家自己的花费几乎是持平的,很少有结余。没办法,家里人多,孩子们处于生长期,偶尔一次头疼受寒,花费就会多起来,小时候的顾永辰还穿过哥哥的旧衣服呢,更别提他们在学业上的花费了,每年一家人的笔墨纸砚支出就是一笔可观的费用。

  至于平时交际应酬的来源都是靠他和简薇的俸禄来维持,所幸他唯一需要“上供”的对象是阮郎中和詹员外郎,其他的同事几乎是有来有往,能相互抵消。

  闻到汤的香气,他的确是饿了,之前他在翰林院做编修时,还曾经到厨房跟进过殿试的伙食,知道眼前的食物用料是极好的,用的材料都是上等水准,厨师的手艺也不错。

  慢慢把馒头吃完,顾青云想起以前考场的艰难,只觉得那是很遥远的事了。回想起这些年的奋斗,虽说不是有很大的成就,可他已经尽力了。

  顾青云忍不住露出笑容。

  被人监视着去茅厕回来后,顾青云开始写最后的两道题——诗赋和策论。

  诗文暂且不理会,顾青云看着那道策论题,嗯,很普通的题目,用两句话总结就是: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