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32章 最初的梦想_大时代之198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到来,还得依靠大量的好作品引路。黄金时代,就是出人、出作品的时代。这样的时代绝不能用盼望、用等待可以迎接来的。

  巴老的系列讲话,深得一些老先生们的赞同。

  老前辈、老作家夏衍在大会上发表了一篇祝词,他说:经受了十年浩却,中国知识分子没有被打垮,数以千计的青年作家,写出了难以统计的,有不同特色、不同风格的作品,他们勇于探索,善于独立思考,相信八十年代的作家会“青出于蓝”,胜过三十年代、五十年代。

  老先生季羡林则说:文学有文学自身的规律,文学有文学的大道理,要坚守文学的品质。作家是社会的观察者,永远要观察这个国家和民族前进的步伐和身影,永远要叙述这个社会的伦理和生活,更要真实地面对现实和自己的内心,尽一个从事作家职业的中国人在这个大时代里的责任和活着的意义。

  随着老先生们谈论各自对于文学的看法,很多人开始都进行了思考和反思。

  会议当晚,参会人员所住的京西宾馆灯火通明,很多代表都聚在一起讨论着白天的议题。

  有人提起了戈文的生活在别处,巴老没有丝毫顾虑的这样说道:戈文以超乎寻常的勇气突破了长期以来被禁锢的艺术禁区,在二十世纪末的中国树起了一块新的文学里程的艺术丰碑。

  季羡林老先生则说:生活在别处20年后将大放光彩。

  中年作家马原也称赞道:现在我们见到的小说,会有哪本书让孙子重孙子们有兴趣读呢也许有十本、一百本,也许只有两三本。但我有把握,其中有一本是生活在别处。我深信不疑,这是一本卓越的书,而且好读,可读,必定付诸后世。

  文代会一结束,巴老就坐飞机返回了上海。

  戈文送别巴老的那一刻,老人默默无言的注视着戈文看了良久。

  然后才有些自嘲般的说道:“文代会开完了,有人说这次文代会的意义十分重大,说我这次给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希望其实我讲的无非是多年前的双百方针罢了。没有社会主义的民主,哪里来的齐放和争鸣”

  “过几天,中国文联会组织一个交流团到香港做文化交流,本来是要我带队的,不过我身体不好就推了,我已经和香港交流团的团长艾青打过招呼了,这次你就代我去吧。”

  “巴老”戈文的声音哽咽了。

  “我能做的就是这么多,你好自为之吧你要学会忍耐,还有记得不要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

  “我我知道”

  泪眼模糊中,戈文目送巴老进了登机坪。

  这些天断断续续的更新,还有几次屏蔽影响了大家的阅读体验,叛儿在这里说声对不起。

  为了避免麻烦,关于生活在别处的情节就到此为止。下一章会开始新的情节,香港卷。

  对生活在别处这段情节感兴趣的书友可以进全订群,群里有细纲。。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