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10章 突然爆红的《亮剑》_大时代之198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飞在此,谁也别动,平田一郎,我那五万大洋在哪里?然后一群小屁孩就狂热地舞动着双手,挑着棍棒在空中劈打,biubiu叭叭的喊叫声响彻逼仄的小巷。

  小屁孩们的武器什么都有,脱毛的扫帚,折断的竹棍,连居委会大妈的小红旗都能派上用场。他一个左勾拳,你一个回马枪,扭着屁股墩儿,自我满足,咿咿呀呀。

  闹腾得厉害了,连巷尾龇牙咧嘴的公狗都进来撒欢,吓得一帮小毛孩蹬起两脚丫子猛跑。

  战斗嘛,就得划出个道儿,讲究些江湖规矩。你俩扮过了李云龙和楚云飞,得换个角色,孩子头就颐指气使地打发这两人去演个被抓着的小日本儿。还有一些面黄肌瘦的小不点通常会被分派饰演打酱油的日伪军。

  小屁孩们吵得鸡飞狗跳的,自然会引起一些老阿婆的不满,她们故意作出一脸愁苦状,倚在门槛边骂骂咧咧。这老人家都一大把年纪了,你还指望她干吗呢,就像下雨天里揍小孩,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却不知每一个迷恋巷战的小孩都是迷途于人间的天使。

  如今期刊发行缓慢还看不出来,但是报纸上、电台上关于《亮剑》的讨论已经突然间越来越多起来。

  ……

  《亮剑》的长处在于其对于人物的塑造。

  大多数抗日题材的小说总会让人感觉很假、很空、很套路,我党的都是光明伟岸只为救国救民,日军都是变态武士道,国民党总是昏庸腐败畏首畏尾。这样的人物设计非常单薄,台词文绉绉的就那么几句,连首长开的玩笑都是固定的几个,根本无法打动读者。

  相比之下,《亮剑》的人物真实、丰满、个性鲜明,很难用几个词语就能描述清楚。无论是我党的李云龙赵刚魏和尚还是****将领楚云飞,甚至是日军搞特种作战的山本一木,每个人物都有多面的丰富性格,形象十分鲜活,就好像是真正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一样。而且,它展现了八路军的惨败甚至全军覆没、日军将领的军事指挥、国民党军队中某些将领的骨气,这些在其他小说中非常罕见,更增加了《亮剑》的真实感。

  ――《羊城晚报》

  《亮剑》可以说给脸谱化的抗日题材小说打破了一个瓶颈。主人公不再那么高大全,擦着纪律的边缘打仗,剑走偏峰却能打败各种科班出身的高材生,满口脏话好一个真性情。让人眼前一亮。

  ――《解放日报》

  一般来说我很少去读关于军事方面的小说类书籍,我一直喜欢直白的军事历史的描述或者是军事报告,那些在生死之间所恢宏出的一个个历史的数据就足以让我震撼了,而且我总是感觉到小说当中充满了太多本不属于军事那种暴力美学的东西。

  直到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我这方面的想法有了彻底的改观。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