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41章 大家_大时代之198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挣扎。老先生受到衰老和病痛的折磨,有很多梦想没有完成。他在“****”中受尽苦难,身心留下了巨大的伤痕,但是他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他对民族有责任心,对国家有责任心,觉得自己应该写出好的东西,这些都在给巴金的信件中表露无遗。

  但是十年动乱让他的身心遭受到严重的摧残,让他的灵思枯竭。

  一代文学大家不得不保持静默。

  这是何等的不甘!

  他23岁写《雷雨》,被公认是中国现当代文坛中天赋极高的才子,晚年却这么无奈地向挚友道出心境,戈文想他的内心定然是无比的苍凉。

  读到这些信,谁的感觉都是辛酸的。

  其实看曹禺老先生写给巴老的信,几乎每一篇都很有文采又饱含激情,可是他本人却说自己在创作上写不出一个字,恐怕除了历史的因素影响外,老先生个人的健康问题也是很大的一个因素。

  戈文上门拜访了曹禺先生三回,都见不到老人,最后和老人见面的地方居然还是剧院。

  从照顾老人的秘书口中,戈文得知,老先生每天中午下午几乎都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就连晚上也要观摩看戏,回家后已精疲力竭,哪里还有时间写作。

  从这个方面看,其实老先生疲于应付外界活动对他造成的痛楚不亚于****时期遭受到的摧残。

  冰心、沈从文、曹禺外,戈文还拜访了季羡林、丁玲、臧克家……这些老人性格各异,有老人和蔼可亲,有老人从容淡定,有老人却性格狂暴。

  没错,是性格狂暴。

  戈文在拜见臧克家先生的时候,可是被这位老先生劈头大骂了一顿,理由正是戈文在《收获》杂志上刊登的朦胧诗大展和《崛起的诗群》是现代诗歌的倒退。老先生说朦胧诗会导致现代诗歌的回流,说戈文就是在乱弹琴……

  本来戈文是想和老先生争论争论的,可是老人身边的女儿臧小平一个劲的冲他使眼色,想到见老先生前,臧小平说老头子身体不好,不能太激动巴拉巴拉的话,戈文只得苦笑着低头不语,任由老人痛骂。

  而当老先生发泄一气之后,拍着戈文的肩膀痛快的说,已经好久没这么爽快的教训过人时,戈文一脸的哑然。

  “小子你还不错,除了诗歌差点,散文可是挺好的!”最后,老先生如此总结道。

  (未完待续。)

  ps:开始收束之前的各个小伏笔,然后开新的副本。

  臧克家老先生的小段子是前文朦胧诗展情节留下的一个小伏笔(老人的性格是我想象的)。

  本来计划大段大段的写写这些前辈的,对于作者而言,这本书的一个卖点就是那些历史上的名人和主角互动。不过考虑到最近这些天的更新太平缓,怕大家觉得无趣便压缩成一章。以后在慢慢的通过一些情节来展现这些伟人们的性情。

  最后,求订阅。求全订支持。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