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六十三章 加快发展_抗日之战将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明白了,但是我们该怎么回复何司令长官?”

  “就给他回复一句话,未来的路让他自己选择吧,国家终究要强大的,不能总受制于人!”

  显然何应钦并不明白蒋委员长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因为他并不了解廖凡,更不了解太行山最近在做什么事情,更没有站到蒋委员长的位置上考虑这件事情。

  太行山除了分散一点点精力负责处理周边事物上之外,更多的时间花费在了搞武器研究上,虽然先进的武器需要强大的国力支撑,但是现在他们能够前进一步就前进一步。

  尤其是在跟德国暗中密切合作之后,苏军对德军的攻势也变得困难了很多。而且德国也放弃了对意国的帮助,以二十个师的兵力将意国占领,然后安排了十个师的兵力驻守在意国,其他剩余的部队都调派到了北非战场和对苏作战上。

  有了新的兵力加入到战斗中,德军败退的情况渐渐稳住。德军高层也终于认为跟中国合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是主动出让了部分技术,虽然这些技术并不是世界顶尖的,但是对于一穷二白的中国来说,这些技术已经足够了。

  “记住了,根据这些技术研究出来的东西一定要保密,在没有得到大规模的运用之前,所以的技术就当我们没有过!”

  廖凡叮嘱所有参与研究新式武器的人,从喷气式飞机到V2火箭,虽然在有些技术层面上还不成熟,但绝对已经领先于世界上两个头号强国。

  “如果我们的工厂设备跟的上该有多好!”

  工业的落后限制了技术的发展,虽然技术先进,没有配套的工厂,根本不能够让产品成型。尽管廖凡已经要求降低产品的质量,让产品尽可能的跟他们的工厂相配套。

  当然沈正文他们也造出了第一架飞机,飞机是降低要求之后生产出来的,不过这架飞机还没有飞上天就已经成了一堆零件。

  航空发展对工业要求太高了,太行山生产出来的钢含碳量太高,钢铁太脆,飞机在地上跑的时候受到剧烈的颠簸之后,就变成了一堆零件。

  “不要灰心嘛,我们还有时间,一点点失败而已,而且不是你们的失败,是我们的工业基础太薄弱了!”廖凡当然知道他们的短处在哪儿。

  虽然有苏联帮着他们建立起了一些工厂,但是整个工业化体系并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完成的。

  “凡哥,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材料!”

  沈正文他们已经降低了标准,而且还从所有的工厂中挑选出了最好的材料,出现这样的结果让他们真的心里不好受。

  廖凡看着沈正文深陷的眼窝,心里充满愧疚,他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沈正文,终于有了技术,但是他们却没有合格的材料。

  “从河北到平津地区我们的工厂已经在建,给我半年的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