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33 这是怎么回事?_天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是馆里的老修复师了,修复手法应该不会有问题才对……”

  他越说声音越小。

  那两位修复师都在大英博物馆呆了一辈子,经手的珍品数以千计,一件华夏的文物在他们的经历里,只算是沧海一粟,甚至不值得拿出来当履历讲。

  按理说,他们的修复应该是不会有问题的。但是现在修复的结果摆在面前,有没有问题一看就明白了。

  比利馆长很是不明白——一个修复师出问题还可能是疏忽大意什么的,两个人同时修出不良结果,这是怎么回事?

  一时间,他心乱如麻,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查理侯爵扫他一眼,开口道:“苏进先生……”

  他话还没说话,苏进已经先开口了:“还有一件文物没有检查完,先结束了再说吧。”

  苏进没再理会旁边的人,他离开那两幅惨不忍睹的绢画,走到另一边的桌边,拿起了上面的文物清单看了一眼。

  那两排中英文名称极为刺眼地跳进了他的眼帘。

  《女史箴图》。

  他的目光在这四个字上停留了很久,最后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念出了它的名字。

  他已经力持稳定,不让声音透出一点痕迹了,但张万生还是听出了什么,向他这边投来了一个疑惑的目光。

  而这时,苏进完全顾及不了其他了。他走到最后一个文物箱旁边,手按在了箱盖上。

  女史箴图,是东晋时期顾恺之根据张华的《女史篇》画的一幅插图性画卷。

  它是一个长卷,全卷长348厘米,高厘米。原文12节,因此画也有12段,一共描绘了19位女性。它为绢本设色,采用了游丝描的手法,人物仪态宛然,细节精微,艺术价值极高。

  现存的这幅女史箴图不是东晋顾恺之的原画,而是唐代的摹本,神韵最接近顾恺之的原画,一直被视为经典摹本。

  另外在苏进所在的时代,还存在着一幅南宋时期的摹本,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相比之下,南宋这幅摹本是纸本墨色,水平稍逊,艺术价值相对就低得多了。

  所以,在女史箴图原本已经佚失的现在,通常都把唐代摹本当成真品来看待。

  女史箴图原画绘于东晋,推测在公元380至400年间。那时候罗马帝国还没有分裂,欧洲现代国家连出现的端倪也没有,美国的出现更是漫长时光之后的事情。

  那时候的中国正处于魏晋时期,儒学思想受到严重冲击,“独尊儒术”的局面结束,老庄、道家、佛教……百花齐放,形成了一个精神上极度自由,思想上极度开放的时代。

  所有剧烈变化的时期也是文学艺术之花绽放得最热烈的时期。

  这种时代与思想的转变,让魏晋时期的艺术呈现出了全新的景象。

  在此之前,中国的文学艺术慎重端严,更注重对人的内在德行的考察,注重“教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