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38 论文_天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件里,有冯淑珍他们家在四合院的房契,有正式认证并签订的协议――冯淑珍的部分已经签名了,纪老太太的栏目还空着,只要她签了名,协议就能正式生效。

  彭书辛不愧是名律师,所有的环节全部都想得、做得很周全。

  有了这份东西,昨天那件事的前后因果,后续操作全部都理清楚了。冯淑珍一家被赶出了四合院,还有临时的限制令,搬完家后,他们短时间内不能再靠近南锣鼓巷一带。

  苏进看着这个就放心了,他看完文件,把它收了起来,准备过两天等纪老太太出院,再拿过去给她。

  接着,他拿过笔记本,把今天拍的照片全部导进了电脑里。

  导出照片的时候,他顺便看了一眼微信群。

  他主要有两个微信群,一个是天工社团的,还有一个是最早参加公开课时,加入的坐在a区的那些学生的。

  后面这个微信群他一直没有退出,偶尔还会去看几眼。

  当时通过调查问卷,被分到a区的这些学生,全部都是各系各专业最热爱文物修复、对这个行业也最为了解的一部分。

  之后,其中的徐英和岳明跟着他一起到了天工社团,其余学生基本上都选择了辅修文修专业,其中还有两个人直接转专业,成为了文修专业的正式生。

  对于这些学生,苏进一直觉得很遗憾。

  他们有些最原始的热情,有着系统化的受教育经历,没有受过传统文修界陈旧观念的洗礼,也是他最想要的人才。

  但是他现在在学校里没名气没段位,势单力薄,很难吸引这些学生。

  难道要让他们被文修专业“污染”,渐渐被他们同化?

  偶尔苏进想起来时,还是觉得挺不甘心的。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增强对他们的吸引力,把他们从文修专业手上“抢”过来?

  苏进一边翻看着微信群里的聊天纪录,一边轻敲着自己的膝盖思索着。

  这个微信群一直都非常热闹,没有屏蔽的时候,信息天天都叮叮叮的,苏进只能被迫选择了“免打扰”。

  现在里面一共十五个人,显示的信息数目却多达三万多条,可见他们多能聊。

  苏进从下往上,快速翻看着,突然留意到一个关键词――“论文”。

  这十五个学生,有两个转专业,其余十三个是辅修。

  转专业的那两个学生全部用的网名,一个叫“天外孤鸿”,一个叫“旧事”,自然而然成了学生们的中心。

  前面基本上都是大家在七嘴八舌地抒发对文修专业的热爱,讨论新接触到的学习内容――从讨论里,苏进能轻易看出,他们学到的东西比天工社团的学生浅多了。可以说,只是一些真正的皮毛。

  但就算只有这点东西,也足够让学生们兴奋了。

  后面这段时间,天外孤鸿和旧事成了微信群里的主讲者。

  尤其是天外孤鸿,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