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3章 捐助_又逢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亢奋。

  “皇上,这是朝中官员们捐助的军饷,每一笔都记录妥当。”户部尚书嘶哑着声音禀报:“共计一百二十三万五千两整。”

  “这笔银子,臣已经令人送了五十万两去兵部,其余的都送去边军做军饷。”

  庆安帝舒展眉头,目中满是欣慰:“好!好!大齐朝堂皆是忠臣!”

  户部尚书又笑着禀报:“还有,皇商崔家也来了户部,要捐赠军饷二十万两。”

  大齐的巨商不少,被封为皇商的共有八家。其中资历最老的是罗家,在庆安帝还是燕王的时候,就已暗中投诚。资历最浅的,是崔家。在六年前,崔家暗中捐了一半的家业给燕王。燕王去江南的时候,就下榻在崔家的园子里。

  在外人看来,崔家是因为外孙女婿沈祐搭上了燕王这条龙舟。

  只有寥寥几人知晓,真正的功臣是冯少君。

  庆安帝听闻崔家要捐助军饷,眉头又舒展几分:“崔家虽是商户,却一片忠义。户部可以另立一册,将崔家捐助的军饷列在第一。”

  得,崔家带头捐助军饷了,其余皇商还不得跟上捐助一波?而且,皇商们个个家大业大,这一捐助就不是三两万银子了。

  户部尚书按捺住心里的激动振奋,拱手领命。

  ……

  不出所料,崔家捐助二十万两军饷的事还没传开,罗家家主就去了户部,张口就要捐助三十万两,务必要压崔家一头。不然,皇商之首的面子要往哪里搁?

  其余的皇商也纷纷捐助银子。

  有崔家在这儿比着,每家多是捐助十万两到二十万两不等。

  至于普通巨商富户,想捐银子买个好名声都不行。户部可不是谁的银子都要。只有皇商,才有捐助军饷的资格。

  短短几日之内,户部的库房里又多了一百五十万两银子。

  这么一来,军饷足够支应练一万骑兵了。庆安帝立刻下了一道圣旨去边军,令孟将军挑选一万精兵训练。

  孟将军接到圣旨后,大为振奋,对着京城的方向重重磕了三个头。旋即立刻着手训练骑兵事宜。

  捐助巨额军饷的皇商们,也得了天子褒奖。第一个挺身而出的崔家,得了一块天子御笔亲提的匾额。崔元翰在内务府的官职也升了两级。

  对崔家来说,这也是意外之喜了。

  冯少君人在宫中,消息最是灵通,匾额还没送到崔家,冯少君已经告假离宫,将这件喜事告诉许氏和崔元翰。

  许氏喜不自胜,连连笑道:“这真是再没想到的好事。”

  罗家捐的银子更多,罗家的嫡长子在内务府里也升了官职。不过,这御笔亲提的匾额,崔家可是独一份。

  这其中,不仅有崔家身为第一个捐助军饷的皇商之功,也有冯少君尽心当差的功劳。

  后一条无人知晓,只有许氏崔元翰心里明白了。

  崔元翰容光焕发精神奕奕,对冯少君笑道:“等匾额送来,家里得设宴亲朋,风风光光地将匾额挂上。”

  冯少君也由衷地高兴:“这是自然。这么大的喜事,我也得亲眼看一看才是。”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