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9章 凯特琳基金会_美利坚名利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银行都奄奄一息,希望得到政府的救助。

  本来财政部和美联储已经不希望通过直接注资或者贷款的方式进行救助,但雷曼兄弟的破产导致的连锁反应,让他们不得不慎重对待。

  因此,如果能够拿出一部本资金参与到这个救助的过程中来,那么不但能够获得政府方面的好感,还能趁此机会进行抄底,掌握一部分金融话语权。

  毕竟次贷危机总是要过去的,在那之后的,金融业也必将逐渐得到恢复。只不过对于投资的标的就需要慎重的选择了,否则如果参与救助的银行最终还是倒闭,那么所投入的资金也就打了水漂。

  如果说上面的举措是为了得到官方的认可的话,那么第二个举措,就是让民众对他的财富减少负面看法,方式就是捐款。

  当然也并不是简单的捐出去,而是通过组建信托基金的方式,从而成立一个为陈威廉控制的慈善基金会。

  众所周知,在美利坚许多的富豪都是这样处理自己积累的财富的。既然大家毫无例外的选择这种方式来管理自己的财富,那么只能够说明使用这样的方式会有非常多的好处。

  基金会的好处很多,包括能够免去大部分税务,能够赚取好名声,最主要的是,慈善基金会的控制权可以一直在家族后代的手中,让他们享受到这些财富的影响力,并拿到不菲的薪资,保障后代的生活,而且避免掉高额的遗产税。

  可以说慈善基金会对于富豪家族来说,是名利双收的事情。但同样的美利坚政府对于慈善基金会也会有一些限制,比如虽然慈善基金会能够免去税费,但规定每年必须至少拿出总金额的5%用于慈善事业,并且一直持续二十年,在此之后就没有强制性的规定了。

  并且慈善基金会的账目必须透明,所有的支出和投资都要向社会公布,因此隐蔽性不强。

  当然,也不要看免税,每年捐5%就可以了,就觉得国家吃亏了。其实从国家的角度来看,要连续至少20年每年捐5%,那么总的捐赠数额,如果这个基金一直保持盈利,那将远超过最初设立基金时候的金额;即使不盈利,就只用本金来维持,那么捐出的也超过了需要缴纳的遗产税,因此单从用于慈善的金额来说,国家并不吃亏。

  但即使这样,也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因为法律对于所谓的慈善用途规定的非常笼统。许多基金会都会以慈善的名义去做一些有利于家族其他产业发展的事情。

  比如说,如果你的家族投资了医药产业,那么你完全可以以服务大众的名义,用基金会去资助相关的“非盈利”媒体,作为交换,对方肯定会为你的相关产品说好话,去黑你的竞争对手。

  这样的资助其实就是相当于公关费用,但明面上仍然是慈善的用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