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4章 论科举_回到大唐开酒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

  “嗯……坐下吧!朕还有些事要和你们说!”李二自然知道二人的心思,现在说这些也只是为叮嘱二人。

  “今年的科举准备的如何了?”待到二人坐下,李二直接发问。

  “已经准备妥当!”房玄龄回忆了一下,这件事不是他负责,可是他却是领导。

  “你们二人觉得如今的科举可有什么地方不妥?”

  嗯?陛下今天这是怎么了?

  以前做的决定现在怎么不停的怀疑、推翻,丁一那小子到底和陛下说了什么?

  “陛下,臣觉得有一处不妥!”杜如晦没有犹豫,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哪里不妥?”李二现在看科举一事,觉得处处都存在漏洞,也想听听臣子的意见。

  “陛下,科举一事是为了笼络天下人才,给了读书人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也可以激励百姓们读书识字的欲望。只是臣在家修养的时候,几番推算,最终都是一样的结果!”杜如晦这种人,就算是重病之时也没忘记国家大事。

  “哦?什么结果?”李二来了兴致,房玄龄也是饶有兴致的等着杜如晦后面的话。

  “陛下当初重提科举一事,为的就是不让一些家族独揽朝政,结党营私。以前臣觉得此事对时局很有帮助,可是臣休养的时候,这才静下心来有时间将此事细细推敲。”

  “科举一道,在于取材。而这样的制度之下,最终又免不得促成一些新的势力!他们可能不是一个家族,也可能不是同乡。”

  “我中原大地讲的是一个尊师重道,如若有多人出自一门之下,那最后这岂不是一个新的势力,一个可以独揽朝政的势力。”

  李二和房玄龄也不是笨人,杜如晦虽然没有将话说完,可是其中的意思他们却是懂了。

  “克明,这件事或许将来会有改观。现在我大唐百姓少有识字之人,人们想要读书少不了拜师,而就当下来说,肯定会有多人出自一门!这也是时局所困,将来或许会有办法!”房玄龄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只要科举一事铺开,读书人一多,这种事就会迎刃而解。

  倏然,李二很是肯定的说了一声。

  “不!”

  两人同时看向李二,李二说道:“克明所说,朕也是前些日子才知道,这件事真有可能发生。只是正如玄龄所说,当下时局我们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件事!”

  “不过……丁一那小子倒是给朕出了一个主意!”

  “哦?那小子能有什么办法?”杜如晦二人相视一笑,疑惑问道。

  “以前,或许我们没有什么办法。可是如今却有了,只是却被一些人阻拦!”

  “拼音你们二人可有看过?”李二问道。

  “臣倒是看过,只是这两件事有何关系?”

  “关系大了!”

  “读书识字以前还需要师傅一个字一个字的教,可是现在却不用了!”说着说着,李二神神秘秘的从御案的奏折堆里找出了一样东西,摆在了两人面前。

  “这是丁一提议,由孔卿和颜大家他们一同编著的一本识字的书!”

  两人看向那本被李二摆出来的书皮,只见上面写着:

  大唐字典!!!

  …………

  。牛牛小说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