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7章 既往不咎_复国后榨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看着侯云策,鄙视、惧怕、忧虑、热切等各种眼光都有。

  所幸天色尚暗,侯云策装作浑然不知,和众多大臣一起站在殿前等着上朝。

  进得殿中,侯云策和众位大臣一样,行过大礼之后侍立一旁,他站在队伍的最前一排,很自然地抬起头,看了看坐在宝座上的少年陛下。

  这位少年陛下和林宗训长得极为相似。年龄虽比林宗训要稍大一些。可他不如林宗训结实,骨架子也小些,因此穿上林宗训地小龙袍也基本合适。

  为了寻找林宗训的替代品,杜刚的手下根据画像几乎走遍了大林朝的疆域,当然,杜刚没有见过林宗训,他更不知道画上之人就是林荣的长子林宗训。他只是奉命寻找画中之人,就在一个月前,在沧州城外,其手下找到了此人。

  在广政殿这种昏暗的灯光之下,以侯云策对林宗训的熟悉都感觉分不太清楚,其他大臣更不可能识破这个冒牌皇帝。而且林宗训并没有亲政,在殿前并不需要做任何决策,侯云策并不担心有人能够识破这个骗局。

  范质已死,侯云策自然而然取代了首席辅政大臣地位置,在侯云策的安排之下,给事中吴若谷等人奏过一些小事以后,侯云策也站出了队列。

  “陛下,臣奉旨诛灭了反贼范质和杨光义,在其家中搜出了龙袍等谋反罪证,这是清单,请陛下和各位阁老过目。”

  范质为相多年,门生故吏遍天下,朝中不少大臣都出自他的门下,杨光义是禁军将领,又曾担任过枢密使,他为人豪爽,极有人缘,和不少大臣都交好。若侯云策要一网打尽,何愁找不到证据,何愁生不出证据。朝中至少有一半的大臣已是脸色惨白,目光呆滞。

  侯云策目光从群臣面前扫过,大臣们在他目光威逼之下,都把头低了下来。

  几个太监已在侯云策命令之下,推了一个大火盆进了广政殿中,火盆是燃烧的是木炭,红色火苗给大殿带来些温暖,只是,陷入恐慌中的大臣们仍然感到这些火苗就如冬天的北风一样寒冷,距离大火盆较近的大臣则前胸后背都在流汗水,前胸是热汗,后背是冷汗。

  几个太监又抬起一包事物,放在大火盆边,双手下垂、低眉顺眼地立在火盆边。

  侯云策此时已正面对着群臣,声音低沉地道:“先帝最大心愿就是扫平群小,复我汉唐河山,三征淮南,尽取长江以北六十余州,北征幽云,收复幽云十八州。谁知天不假年,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说到最后两句,侯云策已有些哽咽,只是满殿的文武都不知道手狠心辣的侯云策为何在这个时候,说起这些莫名其妙的话,一些武将以及兵部、枢密院的官员在心中暗道:“侯云策难道想打仗,不知这一次和谁交手。”

  想到要出征,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