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二十六章 判断有误!_舌尖上的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刚开了小灶吃了午饭后,李好的亲兵就过来汇报,泉州府的刺史已经到了自己的军营,李好让人把他引到自己的大营去。

  “见过李将军。”泉州刺史跟广州刺史相比,个子瘦小了不少,看起来就是一个文弱的书生一般。这些年,整个泉州的日子看起来并不好过,让这位刺史大人显得特别的老。四十多岁的人,头发已经白了一大半。

  “见过郑刺史,我这次过来想来朝廷已经给了你旨意,接下来还需要你们多多配合,咱们争取早日把这岭南道的祸乱根除,还岭南道人民平安。”李好没有跟郑刺史讲大多的虚礼,直接开门见山的谈起了事情。

  岭南道两个重要的地方,广州府和泉州府,现在广州府已经解围,那边正开始慢慢恢复民生,泉州府这边自然不能落下。比起广州府来,其实泉州府这边的情况更复杂一点。

  贞观二年,泉州府一场大蝗灾把这个地方毁的千呛百孔。这些年虽然郑刺史竭尽全力发展民生,这边的状况仍然不够乐观,所以郑刺史也一直没有往上升的机会。而这两年的山越动乱,也跟这几年的各种小灾不无关系。

  “潭州洪州那边现在已经有了几种高产作物,那些东西不仅耐旱,而且对土地的肥沃依赖度也不高,为何不把这些东西往泉州府引进?引进这些东西后,能缓解不少泉州府的问题吧?”

  泉州府不是单单管辖一个泉州港,他几乎管辖了大部分闽省的城市。李好有个问题不太明白,闽地多山靠海,这边种红薯和土豆应该不会太困难。为什么自己在潭州那边早早的就引进了红薯,土豆等作物,但是这边似乎并没发展起来一般。

  “将军有所不知,这些年泉州府这边蝗灾一直没断过,加上山越动乱,恢复民生都十分为难,自然也就没办法全力去发展民生了。其实那些高产作物在一些安定的地方还是有种植,战区就顾不上了。”郑刺史听了李好的话后,苦笑道。

  引进高产作物自己也想,但是也得有地方种植啊。这两年他也就敢在环境比较安定的几个地方推广这些东西,其他的地方那有心思推广这些,赶跑那些山越人都不够忙,种了粮食难道给那些山越人抢走?

  “泉州的蝗灾很重?有没采取什么办法应对?”郑刺史的话让李好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闽省竟然有蝗灾!蝗灾通常发生在大旱之年,有“旱极而蝗”的说法。而且根据李好所知道的后世的一些情况来看,蝗灾这东西基本都在黄河流域发生。

  而长江流域的次数非常的少,到了华南,东南沿海就更少看到这东西了。而泉州府就是东南沿海,这里竟然连着几年发生了蝗灾,这由不得李好好奇,这种现象太罕见了。

  蝗虫对农作物的破坏是致命的,极易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