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7章 论证_万历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廷用河漕的低效揭露的淋漓尽致。

  罗万化最后在奏章中论证道:“凡见此三表格者,毋庸再论用海用河。”

  “成祖后,复海运之议不绝。宪宗时,邱濬进《大学衍义补》,极言海运万世之利。世宗时,运道多塞,复海运之议论复亢。然因何而不能兴?当政因循守旧,而不敢破而后立耳!”

  “先皇洞烛弊源而开海关,海晏波平已有数年。海盗匿迹而倭寇少发,此正复海漕之时也!臣之意与俗论相反,应以海漕为主;保留河漕每年十二万石,以备用急,其余全用海漕!”

  利用数据说话的这一本奏章实在太有力量,打的贾三近为首的反对海漕的官员溃不成军。

  随即,贾三近正如张居正所料,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上了一本《奏言以表格述事于施政有利疏》,痛痛快快的承认自己睁眼如盲,道听途说,空言乱政。

  贾三近在奏章中把自己臭骂一顿,自请处分不说,还建议皇帝,以后各部上报奏章,能用表格说明白的,都用表格——把罗万化一顿吹捧,说他是落实皇帝“实事求是”施政纲领之表率。

  这一骚操作把朝臣们腰子差点闪断掉,有那脾气急的差点撸袖子去揍他。而贾三近逢人便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君子闻过而喜,你要是打我你就是小人.唉我擦,你真打呀!”

  因为贾三近打造的样板奏章内,并没有涉及到运河两岸漕军和运丁问题,因此反对意见集中在这两件事上的也很少。

  此际,反对者再转换焦点,时间上来不及。因为皇帝已经批答贾三近的奏章,大度的原谅了他此前的不敬之言,而且高度赞赏“表格述事于施政有利”这一观点,要求以后大家写奏章都要如同罗万化一般多用表格,要言之有物。

  这言之有物当然对,但是现在去搞漕军、屯田和运丁生存现状调查来不及啊。大伙儿正恍惚间,内阁的王国光又来了一本。

  这一本叫《奏言涉漕各省自行设关收取商税以补民力疏》,中心意思是这样的,俺王国光赞成王宗沐、罗万化重开海漕之议,但是运河不能废了啊,怪可惜了的。

  咋办呢?各涉运河省份,你们自己把辖区内的运河修好,然后朝廷许你们按照朝廷定好的税率设关收税,这过河税么,朝廷一文不要,都给你们自行支配,以补偿多年来朝廷耗竭的各省民力,同时这费用也用来保障运河的日常维护。

  这一本上去后,朱翊钧一天没耽误,邸报上立即明发。这下子满天下都骚动了。涉漕各省布政使、转运使立即上本,纷纷说王国光同志好啊,老成持国,是内阁中最可爱的人!

  各涉漕地方官都能想到,若改了海漕,以前把运河扒开就能弄中央补贴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了。尽管如此,随着本朝反腐力度越来越大,提着脑袋挣这份黑钱的风险也越来越高,如果有风险低的搞钱方法,谁还用老招数?

  这帮地方大员正琢磨这事呢,就看见邸报上发的王国光之奏章了,嗯,还是以前的共同战友王国光同志,最贴心!

  这不涉漕运的各省,也眼热的很。纷纷上本问,俺在境内修点水利设施,然后再收个过路费行不行。朝廷答复当然不行,只有京杭运河才可收费。

  当然,朝廷已经将兴修水利设施和道路设施等基础建设内容,纳入考绩重点,且排名在文教之上,权重列在第二位,仅在民生保障后边。地方官要是把境内的道路、河道整修好了,考绩可以上计,这个不消说。

  随着罗万化上本、贾三近反水,王国光上本,三板斧下来,反对海运之声势,就有些不成气候。

  有几个头铁的给事中和京官,到底拿出漕军和运丁说事,问朝廷运河两岸,四万漕军,三十万运丁这些直接依靠漕运吃饭的人咋办?还有大量的在粮仓、码头上开饭店,办三产的小贩子、小民怎么办?加起来上百万!

  还没等支持海运派回答,潘季驯这时候也上本了。

  嗯,一小时以后还有一更。作为今天晚更的补偿。

  另外推一个怀揣着梦想的朋友的一本书:《带着仓库到明末》,作者清风千里,还在免费中,大家可以去看看。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