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十章 不做天平官-省委大院王一鸣全文免费_市委大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样企业才有活力,工人才有工作劲头,改革就要砸掉“铁饭碗”,换成“泥饭碗”,“纸饭饭”,这样人人都有危机感,工作才有劲头,社会才有活力。整个社会今后再也不能养懒人了。大家都自立自强,人人想创业,整个社会就发展起来了吗!

  在这样一股改革思潮的指引下,从中央到地方有几十万家中小企业先后破产倒闭。受到牵连直接失去工作的人有五千多万人。从哪个时候开始,社会上重新出现了一个词——“下岗工人”。

  所谓的下岗,就是没有岗了,失去了工作,成千上万的人被推向了市场自己找饭吃。就在那短短的一年多,整个江城市有三千多家中小企业纷纷改制。

  所谓的改制,也就是从原来的国有、集体企业或者叫全民所有制企业,变成私有或者外资企业。绝大多数企业都是摇身一变,原来的国有、集体企业的经理,变成了私人企业的老板,许多人一夜之间就成了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他们成了企业名正言顺的占有者,变成了私人老板。他们和帮助他们鲸吞国有资产大开绿灯的各级官员,成了本轮改革中最大的受益者。他们相互勾结在一起,把共和国几十年的积累巧妙地装进了自己的腰包,不显山不露水地完成了自己的原始资本积累,成了这个社会的所谓成功人士。

  在他们积累亿万身家的背后,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空前绝后的惨烈的下岗失业潮。几千万工人在没有任何社会保障的前提下,被政府无情地推向市场,自谋生路。许多人的命运就从此戛然而止。

  就拿江城市这个市区人口刚刚接近一百万的城市来说,作为传统的工业大市,下岗工人最高峰的时候达到二十多万人,几乎家家都有下岗职工。

  那个时候,路边摆小摊的、擦皮鞋的、蹬三轮的特别多。几乎所有的非主干街道,都是流动的摊贩和卖衣服的摊子,弄得大街上水泄不通,走路都不好走。江城市一时间乱哄哄的,成了一个大型的农贸市场,几乎所有到过江城市的人说,这哪里像是一个大城市,分明是全国最大的县城吗!

  那个时候韩红然已经当上江城市的市长了,到北京参加全国“*”,有记者问他,“市长先生,社会上对江城市有这样的议论,说江城市是全国最大的县城,你对这个说法怎么看?”

  韩红然尴尬地笑了笑,解释说:“我们承认,江城市的城市建设相比较东部一些发达地区的城市,是有些落后,但是我们这几年正在努力改善吗,我们是老工业基地,现在正赶上下岗潮、失业潮,这对我们市委、市政府压力很大,几十万人没有饭吃,直接牵涉的人口占市区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我们承认,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江城市遇到的最困难的时期,但是,市委、市政府没有气馁,正在积极地想办法,希望大家给我们一段时间,让我们有一个发展的机会。”

  从此以后,韩红然又得了一个诨号——“韩县长”。那几年看电视,江城市的老百姓看到画面上出现了韩红然,就说:“你看你看,我们的韩县长又出来了!”

  那些年,最受苦的就是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失去了工作、一无所有的老百姓。男的从正当渠道挣不到钱,就去骗,去偷,去抢,江城市一下子就进入了犯罪高发期,每个月几乎都发生几起凶杀案。抢劫的,盗窃的,更是无法计数。因为太多啦,老百姓根本没有报案,就是报案了,公安部门也破不完。

  本部来自看書辋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