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二章 口粮的大问题_六十年代逛淘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明发云一承诺,明霞可算心里踏实点了。

  昨天这位老会计说的时候,只提到回去跟生产大队的队长讨论讨论,并没有给她一个明确的答案。

  现在讨论的结果下来了,明霞终于能松了一口气。

  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虽然说从生产大队能借来的粮食,也就是陈年的干地瓜米,口感和品质都不佳,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是活命的粮食。

  “二伯,”明霞诚心诚意地感谢说道,“这粮食,就是我跟大花她们的救命粮。”

  她低头认真地对大花三姐妹说道“大花,二花,三花,你们要记住,在你们亲爹亲爷爷奶奶一粒米不给,把咱们赶出来的时候,在你们姥姥姥爷亲舅舅看都没有看咱们一眼的时候,在咱们快饿死的时候,给我们帮助的人,这叫做救命之恩,以后绝不能忘记。”

  明发云的山羊胡子挺高兴地翘了起来,他听到明小丫教导女儿的话,觉得她虽然跟游白山家那糟老婆子长大,但心眼却没跟着坏了,还是个知恩图报的。

  明发云为人厚道仁义,但到了这个年龄,见惯了人心复杂,心中通透。

  他不怕在别人困境中,搭把手帮个忙,就怕碰到个眼盲心黑,忘恩负义,升米恩斗米仇的家伙。

  明小丫这番话,恩怨分明,倒是让老会计高看这位远方侄女一眼。

  “行吧,”老会计是心里藏得住事儿的人,“我还有几块田没巡看,你们在这等着。”

  说完,明发云继续将一只手背在身后,就像上辈子明霞在公园看到的遛鸟大爷一样,悠悠哉哉地顺着梯田旁边的小山道散步。

  明发云不是在散步。

  他是在统计工分。

  身为村里的记账记录工分的老会计,并不是会点算数题,会写两笔字那么简单。

  特别是生产队集体管理的体制下,会计还需要配合生产大队队长,分粮分钱,分肉分票,还有最重要的是,合理的计算每个人的工分。

  这里最难做到的,就是合理二字。

  每一个工分,是生产大队村民的命根,关系这一年能不能吃饱饭,能分到多少肉,能分到几尺布,几斤棉花,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由不得村民不分分计较。

  别说一天多算一个工分,少算一个工分不重要,那一年三百多天算下来,累积起来的数字,可是很有分量的。

  铁屋村人口不多,但就这样一个不起眼的村落,干活的人之中,必然也有偷工减料,变着法子偷懒,也有勤勤恳恳,踏踏实实。

  若是在统计的过程中,不能做到公正合理,而又赏罚分明,那整个大队的生产建设,都会受到波及和影响。

  在实行集体大队生产的第一年,铁屋村没有经验,完全按照镇政府下达的通知,一板一眼按出工算工分。

  等到年底,分前钱粮肉票的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