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五章 用瓜果换点东西_六十年代逛淘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第二天天色还没大亮,明霞把昨晚已经打包好竹筐跳起来,一步一步小心地走下山。

  如果说明霞这段时间多了那些技能,不得不说挑担这个本事。

  单纯人力运输来说,在无法使用圆轮推车的情况下,扁担挑两边,是比较省力,并搬运物资最多的方式。

  扁担改变了人体受力的位置,让腰部承受重量减轻,同时,物体向下震动的力气会被弯曲的扁担缓冲,作用在肩膀上的力气就小了。

  当然,这里所说的省力,是指在同等重量下。

  双肩竹篓不见得比使用扁担挑货轻松,但搬运的东西也少了大半。

  像铁屋村这样的乡下地头,使用扁担几乎是每一个成年人必备的本事。铁屋村这个地方,之所以处于一个极封闭的状态,正是因为通往白山镇最近的道路,有连挑担都难过的天险,只能靠背负这种更稳妥的方式把东西运出去。

  若是选择其他路径,去白山镇要绕一大圈,时间多花两倍。

  不过,从明霞的观点看,铁屋村的人习惯了祖先留下的老路,但这个村子未来的方向并不在白山镇那边。显而易见,伐木场那儿有道路直接通往县城,而从铁屋村往那个方向,并不用经过天险。

  明霞所经历的未来告诉她,铁屋村通往白山镇的老路,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政府基建推进,在改革开放之后就会被荒废,而往伐木场的方向,才是铁屋村通往外面世界的出口。

  不过,眼下来说,铁屋村的封闭状态对这里生活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

  其他暂且不提,如果明霞现在生活在靠近凤城县的乡村,就算有钱去虚拟购物平台买种子,也没地方种。

  按照现在的政策,所有土地归集体所有,每家每户只有一块面积不大的自留地。虽然这样,大部分的农家小院想要在房前屋后弄点地方出来种些茄子豆角,还是能挤出点空间。

  铁屋村的许多村民,就是这样给自家种菜的,反正村里也没什么外人进来,谁也不会管。

  说白点,让打击办的工作人员跋山涉水跑到铁屋村来,他们光听这路程,也不愿意搭理了。

  但若是在距离县城比较近的村子,那就是重点针对的对象。县城里的打击办去村子里,也就搭车十几分钟的路程,所以大队干部有压力,都会主动去铲除每家每户的“资本主义小尾巴”。

  正是这个因素存在,明霞才决定这几年时间,宁愿窝在这穷山沟里,踏踏实实种田,等某些风波过去之后,再离开这里。

  而明霞开始尝试学习用扁担搬运东西,还是在夏收的时候。要把稻谷搬去打谷场,背篓的效率太低了,她尝试着用了一下扁担,然后惊讶的发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