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6章 唐努乌梁海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所同化,这从他们常喝奶茶和奶酒的习惯可以感觉得出来。

  图瓦族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山地--平原的畜牧业者(西部图瓦人)和高山森林中的狩鹿者(东部图瓦人)。他们按以前的方式生活:贩盐、游牧,放牧和狩猎便是他们的传统职业。自17世纪以来,图瓦人一直处于不断成长的俄罗斯文化影响之下。图瓦人的传统社会结构是建立在宗族制度的基础上的,他们的传统宗教信仰是一种黄教和喇嘛教糅杂在一起的产物,所以他们主要是喇嘛教徒和萨满教信徒,藏传佛教影响极深。

  其首府克孜尔位于大、小叶尼塞河汇合处,很早就是大量图瓦人群居之所,只是在1914年才正式形成建制,在1926年苏俄占领后改成克孜勒,意为“红色”。由于北部是漫长高大的西、东萨彦岭,它的地理位置要偏于南方,但仍然是整个地区最北端的城市,当时人口约有6万。

  整个唐努乌梁海人口约有20万,大多数居民都集中在山地之间的盆地和河谷中。由于大规模移民的原因,约有两成的人口为俄罗斯人,他们都主要集中在首府克孜尔城。除图瓦族外,这里还有五、六千人的科米族和哈卡斯族。

  不乘此时完成解放蒙古全境的壮举更待何时?于是张汉卿以郭松龄留守库伦进行政治、军事、经济改革,亲率张诚德骑兵旅主力和戢翼翘所率的特战旅一团一道沿鄂尔浑河西进,跨越库苏古尔湖,在克孜尔大败沙俄残余势力,迅速收复中东部三十六佐领。由于北方苏俄军队正与白俄军作战,这里防守空虚,骑兵旅一部挥兵西北,没遇到多少抵抗,几天后即轻松恢复了西北十佐领地盘。

  本来少许流寇,用不着少帅亲自领兵,而且是重兵。张汉卿却有另一层意思:都说塞北苦寒之地,前生在国内网站资料上说唐努乌梁海为不毛之地,他有些不信:老|毛子这么精明的民族,会不计死活地非要赖着这所谓的“不毛之地”?看远东、库页岛、贝加尔湖两岸和伊塞克湖、巴尔喀什湖等,哪里不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好地方?

  当然少帅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亲自与尚在漠北的“奉情局”局长高纪毅会面,商讨那件能给奉系发展带来巨大动力的大事。只是这件事情仍处于绝密状态中,包括张诚德在内的将领们均不知情。他们还真以为少帅是想亲临考察北疆风水,这样在宣传上可以大肆渲染,以在青史留名呢。

  由南打到北,所到之处,亚欧两地风俗由住所即清晰可辨:传统居处有毛毡圆顶帐篷,系干草原各部落所习用者;还有锥状树皮帐篷,则是西伯利亚居民的平常住处。

  世世代代在此地劳作的当地人,对“王师”、“政|府”的概念极为淡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