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2章 中国人的脊梁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不签字,贵为总理的段祺瑞竟也没有办法。

  11月1日,日本驻华公使林权助亲自到农商部威胁张签字。张国淦问林权助是代表日本商人,还是代表日本政|府?他说:“如果是代表贵国商人,则当按照我们中国的矿业条例办理。如果是代表贵国政|府,这里是农商部,我和阁下没有谈话的地位,请阁下到我国外交部接洽。”

  林权助被张说得哑口无言,又不好意思翻脸,只好退出。隔不久又来访张国淦,换了一副和善的面孔,建议依照日本钢铁业由军部管理的成例,将此案移陆军部办理。张国淦答复说:“这是我国内政,不劳阁下操心。”

  段祺瑞看这事闹僵了,乃派孙润字以120万元向张行贿,贿款增至200万元,均被拒绝。国务院秘书涂凤书也奉派前来,劝张以考察各省农会为名离开北京,由代理部务的次长代签铁矿合同,张国淦也拒绝。段又采取以前对付内务总长孙洪伊的办法,劝张外调省长,以免身当其冲,张也不肯。

  张国淦平日为人随和,可是这次却非常坚决。段祺瑞最后派亲信曾毓隽访张,说了许多好话,请张帮忙,张国淦说:“不签字就是帮总理的忙!”

  因为敌强我弱,在国人总体惧日的民国初,能有张国淦这样的强项令、不丧权辱国、不屈从权威,难能可贵。

  要不是因为事出有因,段祺瑞也不想去招惹这位有名的“强项令”,实在是因为欧洲战局的渐渐露出曙光,他要急着去分一杯羹。

  一战的三大陆上战役(马恩河会战、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一场海上战役(日德兰海战)结束后,无论东欧的俄国发生了那场史称“二月革命”的结果如何,都不能摆脱同盟国失败的推论。甚至在马恩河战役后,德军参谋长小毛奇就向德皇威廉二世说:“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

  对急切想加入胜利者一方,特别是迎合了日本人对他的期望,段祺瑞政|府竟绕过张国淦强行签署了合约。这是严重违背内阁制宪精神的:所有重要和约,都例需各内阁部长署名方可生效。张国淦见状,愤然离职。段祺瑞有心批准,却不敢动笔。

  张汉卿第二次入京,第一站便到张府,对他的这种言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通过他之口表达了乃父赞之为“国之脊梁”,并强烈邀请张国淦到关外去,“远离中枢,做些实事”。眼见不远的将来,东北三省都不出所料均纳于父亲麾下,正需要大批的人才。像张国淦这种人才,又对日本人不卑不亢,正合他的心意----东北由于日本人渗透很早且多次被纳入势力范围,多多少少的地方势力都和日本人有层层关系,哪有张国淦来得纯洁干净?

  张国淦对张作霖的行事也有耳闻:他是军阀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