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76章 推平它!_辛亥大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机步师是虎啸师这个原因。现在第23和37装甲师被列入虎啸师行列,不仅证明了部队的能力,也说明库尔加森坦克大会战是具有转折性质的一场会战。

  波兰第一装甲师被授予雄鹰师,哈萨克独立第三骑兵师被授予腾格里师也是同样道理。

  虽然袖章不可能立即发下来,但兴奋地将士还是立刻在自己的坦克上画上猛虎图案。连已经是猛虎师荣誉的第3机步师,也在坦克侧面画上一个大大地虎头。

  这是荣誉。

  三个装甲师、一个机步师和一个骑兵师,卓凡已经不甘心当箭头那么简单了,所以立即让决定兵分两路。自己率赵登禹的23师和波兰第1装甲师进攻阿尔卡雷克,让23师师长周亚伟、第3机步师新师长吴启文率部和哈萨克独立第3骑兵师一起,先行从田吉兹湖西面绕道堵住库尔加尔金斯克,断掉朱可夫的后路。

  5月7日中午,两个装甲师抵达了阿尔卡雷克外围。

  阿尔卡雷克是图尔盖州首府,也是进出科斯塔奈州的南大门。北面是图尔盖高原。东面是田吉兹湖。战争开始前这里没有铁路,直到东哈萨克战役失败,苏军才和国防军一样加速修建中亚铁路便道,动用两个铁道兵师从伊希姆河主干道接了一条长230公里的临时便道。

  这里是朱可夫最重要的两个物资集散点,但卓凡抵达时这里已经被空军光顾多次。通过望远镜可以见到被摧毁的火车站和仓库。由于这里的位置很重要,一旦被突破,图尔盖高原将无险可守,乌拉尔东南大门科斯塔奈会直接暴露在火力下,所以苏军在这里有整整两个步兵师,总兵力约1万5千人。

  两个装甲师打两个步兵师,换别人肯定以为手到擒来。但经历过克孜勒奥尔达城市战的卓凡却很小心。因为他清楚城市战的艰难。更重要是的是,从这里开始部队将正式踏入斯拉夫文化圈。说简单些,此次目标中的图尔盖州、阿克莫拉、科斯塔奈都和北哈萨克州不再是东面那些地广人稀的地区,其中科斯塔奈和阿克莫拉两个州是哈萨克第一大粮仓。还是乌拉尔工业区的资源补充地,四个州总人口超过200万,其中百分之四十以上都是斯拉夫族。这些人和哈萨克等中亚民族不同,他们从沙皇时代起移民这里。思想、行为方式等等都倾向于苏联。而且在数百年的潜移默化下,这里的哈萨克等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也都全部被俄罗斯化。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人不会将国防军视为解放者,相反还充满了敌意。

  根据军情局的调查,苏联至少在这三个州组建了上百支赤卫队和游击队。虽然这些部队武器装备奇差,人员复杂,放在正面或许一个装甲师就能全歼,但深入敌后就不得不小心避免陷入乱战。

  奥德津斯基少将主动揽过试探进攻的任务,和卓凡一样,他也非常的谨慎,派出自己的装甲侦察营。为确保进攻顺畅,卓凡下令先为侦察营提供火力保护。24门缴获的122毫米榴弹炮(这种火炮很好,所以国防军缴获后往往会大量使用)和16门105毫米自行榴弹炮率先发出怒吼,已经被空军炸烂的城市里再次掀起无数火球,瓦砾和弹片在爆炸中发出嘶嘶的尖啸。

  利用弹幕掩护,29辆31式坦克保护两个步兵营,率先向前冲锋。带队的默吉恩斯基上尉是一位老军官,做事非常的谨慎,出发后立刻小心的控制速度注意观察,但在进入城市前,最前面的那辆31坦克还是像坐火箭般,在轰然巨响中高高飞起,然后倾翻在地表上。

  “地雷!”

  默吉恩斯基上尉高呼提醒大家时,密集的弹雨就从四面八方冲了出来,很多躲在坦克后面的波兰步兵都因猝不及防被打死。

  “赵师长,派三个营向北包抄后路。炮兵加强火力!扫雷车,扫雷车上来!工程坦克跟在后面,看到没有,把你们能看到的全部给我推平!不要留任何死角!奥德津斯基将军,让你的人跟在工程坦克后面。”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