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0章 忙碌的冬季_辛亥大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精锐部队还配发大量冲锋枪(苏联误会全自动是冲锋枪的一种),所以svt-38的制造不仅没停止反而改进成svt-40开始扩大产能,同时还开始研制新的冲锋枪。面对31和36型坦克,格拉宾设计局想到研制中的57毫米反坦克炮,考虑到原先设计的71倍身管加工过与困难。所以将其改为635倍倍径。从实验结果看,穿甲深度非常好,于是斯大林决定立刻启用安装到t34坦克上,命名为t35/57型。

  当然。这些只是过渡方案。因为即使缩短到635倍,苏联的粗加工工业也难以确保数量。所以装122毫米炮的kv2坦克也快速定型,最后斯大林还要求将海军的100毫米加农炮安装到t34上来增强火力。至于飞机上自知短时间内无法媲美对手,干脆下令加强对地效能不错的il-2的生产。

  最后。为解决困扰多时的芬兰通道威胁,也为释放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军区的五十万精锐部队。斯大林考虑再三还是决定趁冬季解决问题。按照他的想法,区区一个芬兰肯定是手到擒来。而且从情报分析,杨秋手里的部队其实也已经用到极致,西北170万,西南50万,东北和朝鲜50万,波斯湾50万,南海婆罗洲20万,已经把战前的部队全用上了。至于宣战后动员的首批新兵,最早也要等2月才能完成训练,再加中国农历新年的影响,他认为1940年2月22日元宵节结束前,杨秋不会发动新的攻势,所以只要赶在2月底前解决芬兰,就有充分的时间掉头。

  12月15日,好消息从柏林传来。莫托洛夫和里宾特洛甫签署了《再交换协定》,根据协定,莫斯科将在3月底前向德国交付总计400万吨各类矿石,并在原基础上再增加300万吨原油。作为交换德国答应为苏联生产1000台bd发动机,并再次交付330架bf109战斗机。同时,gc国际也开始鼓动波兰、捷克等地的工人恢复开工积极生产。虽然物资拿到少了,但波兰、捷克等占领区越来越多工厂恢复开工的好消息,还是让希特勒眉开眼笑合不拢嘴。

  在德国面前低声下气的莫托洛夫结束柏林之旅后,立刻换了副趾高气昂的表情抵达赫尔辛基,提出重新签署《苏芬双方签订互助条约》,共同保卫芬兰湾外的建议。还要求芬兰把卡累利阿地峡的苏芬两国边境北移40公里,把芬兰湾内的几个岛屿和雷巴契半岛上的芬兰领土割让给苏联,并将汉科半岛以每年800万芬兰马克的代价租借给苏联,为期30年。为补偿领土损失,苏联表示愿意把奥涅加湖西北2倍于芬兰所割让地区的土地交给芬兰。

  中苏开战后大松口气的芬兰政府没想到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