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六七章 裁军和理财(上)_辛亥大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沾手。而且我还听说,他已经责成总谋部已经制定战后复原和裁军计划了。”

  蔡锷默默点头。大半年焦心忧虑,数十万将士日夜枕戈,终于将大半个乌拉尔以东地区能拆除的工业设施基本拆完。还带回数万高级工人和各类专家,至于书籍和金银珠宝更是数不胜数,可以说俄国数百年在乌拉尔以东的心血几乎全毁。也难怪高尔察克一回来就要求民国立刻从俄国境内撤军。对民国来说此次收获是比巨大的财富,但要将财富传化为生产力却需要好几年时间磨合,所以也是时候修生养息一段时间了。

  两人上车后并没有直接会司令部,而是向原哈尔滨中东铁路局驶去。这里现在是东北哈尔滨机车厂。目前这里的工作不是造火车,而是将军队从俄国缴获带回来的两千余辆火车进行改装。由于西伯利亚铁路采用法国米规制,而民国采用的德国标准米重轨,所以火车不能直接通用,必须改装轮距才行。但改装轮距又是件格外麻烦的事情,尤其是车头部分更需要更换大量零件,以目前机车厂的技术能力和工人数量计算。要全部改装完差不多要一年时间。虽说速度慢,但好歹是能利用起来,通过这种改装厂里也能培养大量新工人。何况西南铁路干线即将于1920年初全部完工,对火车的需求比钢铁不足还严重。目前国内只有郑州、奉天、安庆和哈尔滨四家火车制造厂。撇开刚到手的后者,由于战争中进口困难,国内钢铁急缺。技术力量也不足等等因素导致全加起来的产量还不如国外一家大厂。所以这几年国内铁路越修越长,但铁路运输却不仅没得到发展反而严重滞后,目前的火车数量连正常维持西南铁路网都不够,所以这批俄国火车什么时候能改装完才显得非常重要。

  自从从云南走出来并跟随杨秋踏遍全国,还远赴欧洲指挥作战后,蔡锷也终于知道国家建设不是凭借一腔热血就能办到的,所以听说这里忙得不可开交,也想来看看等回南京后能不能帮上点忙,但还没还没踏进这座热火朝天的工厂,通讯士官就追到了这里。

  蒋作宾看完电报后递给了蔡锷:“是总司令的电报,他要你回来后立刻以最快速度去上海开会。”

  最快速度!出什么事情了?蔡锷微微一愣连忙往回走,准备连夜坐火车赶往上海。蒋作宾连忙伸手拉出他,眨眨眼睛:“昨天这里来了三架运输飞机,听航空队说能从哈尔滨直接飞回北京,休息一晚又能从北京再飞上海。”

  “行,我也开开荤。”

  蔡锷平生第一次乘飞机赶往上海,杨秋也带着一大群军官步入上海江南船厂。刚走上码头区,一艘挂着满旗的巨大地战舰就吸引了所有目光,连冯国璋和特意邀请来参观的几位陆军军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