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41章 攻克汉城(中)_辛亥大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谓的“决战兵器”和“决战部队”。就像海军,大和级战列舰没出来前,长门级就被誉为镇国兵器,大和级出来后就取代长门成为“决战兵器”,连庆良间海战那么重大的战事,都不舍得拿出来用。

  陆军也有一支这样的“决战部队”,它就是战车第一师团。

  战车第一师团是从日军资格最老的战车第一团改编而来,全都是经验最丰富,素质最好的坦克兵。组建之初,还结合了日军师团和中国装甲师的编制。全师团下设两个战车旅团,每个旅团又下设两个战车联队。每个战车联队都有48辆坦克和一个摩步营,摩步营有轻重机枪62挺、掷弹筒32具、92式70毫米步兵炮16门、一式47毫米反坦克炮12门,火焰**器2具,每个旅团还有130辆卡车代步,最后还编入一个师团直属战车大队。这样一来,全师团总计有216辆坦克,且大部分都是最好的九七式中型坦克。

  别看无论日本陆军怎么没钱,怎么受资源匮乏的影响,但土肥原贤二领衔的陆军特高课却一直在默默刺探老对手的情报。早在1934年得知中国陆军开始批量装备31型坦克后,日军就意识到自己的轻型坦克无法对付中型坦克,所以立即取消当时的九五式坦克的研制。由于技术储备不足,最后还求助莫斯科。斯大林考虑到需要牵制中国,所以给了部分t26坦克的技术,然后日本又从德国引进柴油机,最终在1937定型了九七式中型坦克。

  与历史上的九七式不同,现在的九七式更像历史上的三式中型坦克。全重18吨、采用l31型75毫米加农炮,该炮初速约680米/秒,100米内穿甲深度达到90毫米均质钢板。从实际作战效能看,已经达到德国三号j型坦克的标准。以当年的水平看,除了不如31型外,还是很不错的。但那时日本海军正在做称霸太平洋的美梦,几乎吞掉了全部资源,结果陆海吵了两年后,才在1939年年初开始批量生产。因为内耗,到彩虹轰炸前才造出不到800辆,而且全部坦克总数只有区区2600辆,比平行世界少了一半。

  战争爆发后,各国坦克技术突飞猛进,尤其是中苏掀起的长身管和倾斜**,更是影响深远。还在用垂直装甲,铆接工艺的九七式其实已经严重落伍,但身处东亚,几乎不知道外部世界军事技术**的日军却还抱着“决战”思维,认为战车第一师团和九七式坦克是决胜部队,所以一直龟缩在平壤,没参加任何战斗。要不是这次涉及日本在朝鲜的统治,小畑英良恐怕还舍不得拿出来用。

  日军虽然思想怪异,但土肥原贤二的情报工作还是不错的,知道九七式打不过36型“东北虎”主战坦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