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章 奇葩_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提出反对意见的人,他锐意改革,方向正确,所以造就了万历中兴,成就了大明最富有的十年。

  如果他方向错误,那么很有可能祸国殃民,让国家陷入危机。

  杨嗣昌就是这么个人,他本身是想拯救大明,但是,他对内拼命加征税赋,疯狂扩军,穷兵黩武,对外妄图跟如狼似虎的后金和谈,和睦共处,这两点都错了!

  而且他不顾别人的反对,一意孤行,还把反对他的忠臣良将比如卢象升、孙传庭之流全害死了,反而与薛国观、洪承畴、高起潜等别有用心的奸妄小人为伍,让这些人在朝堂之上为所欲为,所以才造成了后面大明不可挽回的危局。

  这会儿杨嗣昌如日中天,大有一举掌控朝堂之势,张斌却一如既往的不吭气,不羡慕不妒忌也不干预朝政,更没有提出一点反对意见。

  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知道,这只是回光返照而已,他们这样搞,大明很快便会病入膏肓,到时候还是要他出手来挽救。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张斌这样一个能力比杨嗣昌还强,功绩比杨嗣昌多了数倍的能臣却得不到崇祯如此恩宠呢?

  历史上同样如此,卢象升、孙传庭能力明显比杨嗣昌要强,为什么崇祯不信任他们,反而信任杨嗣昌,以致他们别杨嗣昌害得一个力战而亡,一个被关到大明快灭亡的时候才放出来呢?

  这就跟杨嗣昌对待崇祯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了,张斌是明辨是非,崇祯如果哪里错了,他绝不会赞同,就算不提出反对意见,也要用事实去教育崇祯,让他明白自己错了。

  但是,杨嗣昌却不辨是非,只要崇祯提出来的,不管对错,他都会极力赞成!

  他对别人是容不得半点反对意见,对崇祯却是一味逢迎,投其所好,这才是他获得崇祯恩宠的关键所在。

  这也正是他把大明整的陷入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他本身就犯有方向性的错误,而崇祯比他更糊涂,错的更厉害,他却一味逢迎邀宠,两个人搞出来的事情,那还不是错上加错,错的离谱!

  比如,对于招抚的态度,杨嗣昌一开始是反对的,因为他父亲杨鹤的事给了他深刻的教训,有很多反贼头子那都是极不要脸的,降而复判对他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

  崇祯却急功近利,想尽快解决反贼的问题,所以,熊文灿说要招抚刘国能和李万庆,崇祯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因为这样省时省力啊,不费一兵一卒,瞬间就能解决问题。

  杨嗣昌一看崇祯点头,马上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回转,也跟着极力赞成招抚,绝口不提他父亲的经验教训,这就为后面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刘国能和李万庆的表现证明崇祯貌似是英明的,为什么说招抚会造成巨大的隐患呢?

  因为,接下来,他们就遇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