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 都察院易主_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陷害毕自严一案貌似就此尘埃落定了,但是,很快,朝堂之上又掀起一股波澜,因为户部尚书毕自严托病请辞了!

  毕自严请辞,崇祯自是不肯,但人一旦铁了心你皇上也拿他没辙,毕自严这次是铁了心要辞呈,一次不准他就来第二次,二次不准他就来第三次,连续上书五次之后,崇祯终于没辙了,只能准了。

  这一下,朝堂又空出两个重要职位,一个是都察院左都御史,一个是户部尚书,这两个职位温体仁自然想收入囊中,因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原本就是“他”的,户部也是他唯一没有拿下的重要衙门了,如果能一口气将这两个职位拿下来,那他基本上就“一统朝堂”了!

  不过,这次他怕是没那么容易得逞了,因为崇祯心里已经有人选了。

  比如户部尚书的人选,毕自严走的时候向他推荐的户部左侍郎曹珖他就比叫满意。

  这个曹珖也算是个有名的大忠臣,昔日光宗因服“红丸”突然毙命,他就愤慨异常,极力上书要求彻查,可惜当然浙党势大,内阁首辅方从哲很快就把这事给压下去了。

  后面魏忠贤只手遮天,曹珖羞与奸妄为伍,上书请辞,却被当时阉党中的浙党公报私仇,污蔑他利用利用“红丸案”诋毁朝廷,结果,他被罢官削籍,贬为平民。

  崇祯元年,他被重新启用,担任户部右侍郎,他极力配合毕自严,将户部管理的井井有条,因此得到毕自严的看重,在崇祯三年晋升为户部左侍郎。

  毕自严原本就是把他在当接班人培养,走的时候自然是极力向崇祯推荐,崇祯正好因唐世济一案对空降官员失去了信心,想在原衙门顺位提升以求稳,于是曹珖便成了他心目中最合适的人选。

  还有都察院左都御史,崇祯同样有了心目中的人选,这个人选就是黄承昊!

  黄承昊这个张斌的“编外党羽”在这几年表现着实亮眼,吏部尚书王永光、吏部尚书闵洪学、兵部尚书闵梦得等这些赫赫有名的阉党余孽都是被他拉下马的,这次他更是挖出了都察院左都御史唐世济这个奸妄小人,崇祯对这个“刚正不阿”的“大忠臣”越发满意了,再说,按顺位提升的原则,他这个左副都御史也是最适合提拔为左都御史的人选。

  当然,从职位上来说,最适合的应该是右都御史张斌,但是崇祯已经在脑海里把张斌给屏蔽了,因为张斌这个人太厉害了,崇祯就不想给他任何实权,像都察院这么重要的衙门,崇祯自然不可能交给他。

  崇祯这是有合适的人选了,但是,按规定,三品以上之九卿,包括阁臣均应经过廷推,由朝臣公推两到三人,再由皇帝在其中选取任用,这个流程是必须走的。

  那么,崇祯怎么玩呢?

  他想提拔曹珖和黄承昊总得有朝臣推举啊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