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7章战争预热_希腊的罗马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阿尔巴尼亚的领土,呈现南北走向,让希腊的领土向巴尔干半岛获得了极大地纵深。

  整个希腊领土,对马其顿呈现出半包围的状态,从阿尔巴尼亚向东,或者是从希腊北部地区向北,都很容易向马其顿渗透。

  马其顿的地下秩序,经过三国十余年来的明争暗斗,大部分都在希腊的掌控下。

  花费了那么大的代价才控制的马其顿,希腊不可能拱手相让。

  盖素福首相面色一紧,希腊几乎是对整个马其顿提出了要求。

  这除了会让保加利亚失去萨洛尼卡,整个巴尔干半岛都很重要的商业港口以及交通枢纽城市,丢失航运和贸易便利外,还会打断保加利亚人梦想的大保加利亚计划。

  第十次俄土战争(1877-1878)以签署《圣斯特凡诺条约》结束,该条约使奥斯曼帝国失去大片领土。

  在俄国军队的逼迫下,苏丹被迫签署了城下之盟,承认了大保加利亚的存在。

  《圣斯特凡诺条约》的其中一条内容是建立大保加利亚公国,其版图北起多瑙河,南至爱琴海;东起黑海、西至奥赫里德湖,并包括几乎全部的马其顿。

  它名义上隶属于奥斯曼帝国苏丹,由俄军占领2年。

  这个所谓的大保加利亚公国的建立,其实是俄国泛斯拉夫主义的主张,背后明显透漏着俄国人通过保加利亚这个傀儡,掌控巴尔干半岛的心思。

  事实上这个所谓的大保加利亚,只存在于纸面上,从来没有付诸实施。

  到了1878年柏林会议期间,由于担心俄国熊进入地中海,各大列强直接向俄国施加压力,签署了柏林条约,直接废除了大保加利亚计划。

  不仅大保加利亚没有建立,为了打消俄国人的野心,这次会议还将保加利亚直接肢解掉,其中保加利亚人占多数的省份-东鲁米利亚仍然划归奥斯曼。

  (1885年,东鲁米利亚发动起义,再次宣布与保加利亚合并)

  虽然这个大保加利亚计划,仅仅在《圣斯特凡诺条约》条约的纸面上,存在了几个月的时间,但显然保加利亚却当了真。

  如果保加利亚从来不曾拥有过马其顿地区,倒也罢了;偏偏就是曾经拥有,面对现在奥斯曼帝国深陷北非战争的状况,保加利亚自然生出重新获得马其顿的野心,实现大保加利亚的梦想。

  保加利亚首相盖素福与希腊首相维尼泽洛斯,两人关于马其顿的归属可题唇枪舌战,你争我夺,彼此都不愿示弱。

  在一旁冷眼旁观的塞尔维亚首相相帕希奇,自然也是有心争夺马其顿,尽管在三国中,塞尔维亚从种种指标来说,都是最弱的一个。

  但在塞尔维亚人心中,也是有着建立大塞尔维亚计划的。

  在这个计划中,就包括位于马其顿的斯科普里地区,历史上这座城市是古塞尔维亚王国的首都。

  ·········

  很快,身处雅典的君士坦丁得到消息,维尼泽洛斯的外交团队,在博得李戈查与保赛两国进行的磋商,进行的很不顺利,三国关于马其顿的归属,有严重的分歧,迟迟不能取得一致意见。

  1912年5月19日,君士坦丁与乔治国王一起,于议事厅召见了军事情报处得察韦拉斯处长。

  “察韦拉斯先生,这次召见你,是为了通知你,关于战争的舆论宣传,已经可以开始进行了”君士坦丁也不掩饰自己的目的。

  “情报处尽快通知那些有影响力的报纸,着手进行战争预热”

  察韦拉斯诧异道:“可是,首相还在进行外交谈判呀!”

  君士坦丁语气冷淡地回应道:“无论首相与保赛两国谈判,达成了何种结果,希腊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已经迫在眉睫”

  “最坏的情况下,希腊与两国完全没有达成协议,不过就是希腊与两国各自行事罢了”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