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五章_清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wxc`p``p`*wxc`p`北平府,宛平县衙

  孟重九等里中老人,均一脸肃穆候在县衙二堂。

  每月的今日,大令都将亲召县中耆老,面讲朝廷宣谕,再由耆老到里中宣讲。

  刚过巳时,一身青色公服,袍上绣着鸂鶒的贺县令从堂后走出。

  耆老们起身见礼,贺县令回礼。随后,众人肃然而立,贺县令展开宣谕,开始诵读。

  “说于百姓每:春气发生,宜时载重农桑……”

  自洪武朝,朝廷逢朔旦请旨传宣谕一道,著为令,除正月和十二月之外,每月一行,诏令天下。

  宣谕的中心思想主要是劝说百姓勤务农桑,不要懒惰懈怠。生活要节俭,不要铺张浪费。要爱惜粮食,不要纵放牲畜毁坏粮亩。时常还会加上思想道德方面,例如不要赌博,要安守本分,遵守法律,不许逃税漏税,不许窝藏盗贼,告状可以,乱告状打板子等等。

  宣谕读完,孟重九等人谨声应诺,言称必行老人之责。

  贺县令收起宣谕,面色不再严肃,“自今日起,烦劳诸位耆老。皇帝慈爱,另有米肉絮帛赐予诸位年高老人。”

  “不敢,此为我等分内之事,大令言重。”

  孟重九等人再次见礼,贺县令忙上前搀扶,没扶住也侧身避让。

  “耆老不必如此。”

  洪武帝尊重老人,建文帝登基不久,朝廷法度大多延续前朝。

  朝廷劝诫百姓勤劳种田之外,对各地官员同样有令。养济院需收留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官府出钱。各县各州各府需探访民间遗贤,旌节孝,瘗暴骨,免除荒田租税。

  诏令内容无不彰显皇帝仁爱,民间多有赞颂。

  只可惜,建文帝的这份宽厚给了天下百姓,同他的叔叔们没有丁点的关系。

  据可靠消息,继把代王发配蜀地之后,湘王就是建文帝的下一个目标。

  孟重九走出县衙,坐上牛车,与同里的老人商量着回去该如何行事。说话间聊起了大令口中的举贤德,旌节孝一事。

  “里中多有孝子,最可赞者当为孟十二郎。”一名老人说道,“此子为报父兄之仇,以身从军,当为大孝。”

  另一位老人接话道,“孟十二郎的母亲同两位寡嫂,自十二郎从军之后便严守门户,为夫守节,必为节妇。”

  “正是如此。”

  “十二郎临行前还赠书于族中,此举更是大善。”孟重九开口说道,“便是大令口中的举贤德,也是当得。”

  “对!”

  “当真是好儿郎。”

  牛车上,众老人对孟交口称赞,同车的里长却是面色发沉,一言不发。

  全怪他当初看走了眼,同孟广孝结了亲。本以为孟大郎会是出息的,没想到孟广孝却是个拎不清的。不过是几亩田,白白搭上了一家子的名声。别看孟大郎考中了秀才,进到县学里读书,他可是听说了,县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