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七十五章 师范才是教育发展的基础_崇祯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盖脸就砸下来。

  没想到自己苦思多日无果的事情,被温体仁轻而易举地给解决掉了,朱由检心下舒爽之余,狠狠地夸奖了温体仁一番,盛赞老温不愧是老成谋国之臣,并希望老温能尽量发挥余热,造福大明黎民众生。

  老温在朱由检的夸赞声中带着一副矜持自得的神态坐了下来,伸出满是老年斑的手掌捋着花白的胡须,心里也是暗自高兴不已。

  “皇帝表扬人总是如此地直白,不过,老夫听着就是很受用。

  自己现在要是年轻十岁多好,依着自己的能力,这首辅位子哪有别人的份儿。”

  在完美地解决了师资力量的来源后,朱由检决定,将县一级的教谕品级提升为正八品,州一级教谕为从七品,布政使司教谕为正六品。

  另外就是各地教谕要有单独署衙,不再与当地官府合署办公。

  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为教谕配置相关人员和设施。

  各级教谕每年要拿出至少三个月的时间巡视各地学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如遇自己职权范围无法解决的事项,要逐级向上级教谕禀报,直至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为止。

  初级学堂师资力量问题总算是得以缓解,但离彻底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接下来朱由检要面对的是更为棘手的问题。

  那就是中级学堂的师资问题。

  这些老童生所起的作用也只能是开蒙扫盲,因为他们大部分人本身就缺乏基本的数学知识,所以无法指望他们去教授孩童们更多对社会发展有用的理科知识。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师资和相关课本缺一不可,但是这两样却是大明极为稀缺的。

  宋应星编纂的天工开物虽然已经被朱由检下令大量印刷,但这本著作严格意义上来说,更像是一本科普读物,缺少创新性和前瞻性。

  不过,天工开物如同千字文一样,完全可以用作中级学堂的入门教材使用,能够让从事于各种实业中识字较多、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初级工们,能够从中学到本行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各种工具的制造原理,从而结合本身从事的行业并更快的提升业务技能。

  等到方以智从欧洲回来后,朱由检会让他会同宋应星、汤若望等人,与从欧洲带回来的相关人才一道开始编写适合现状的教材,使得中级学堂的教学水平能够有一个阶梯式的提升。

  至于师资吗,暂时没有任何办法。

  除非把后世的师范学校搞出来,不然只能如蜗牛般缓慢前行。

  要不要在国子监中实验一下开设师范专科呢?

  这个念头刚在脑子里出现,随即便被朱由检迅速否定了。

  连开蒙的师资都得用连吓唬带哄的手段去解决,这些正处在鱼跃龙门境地的举子们是绝对不会去学劳什子的师范的。

  这种局面可不是简单的软硬兼施能够改变的,必须要从思想和制度上去想办法才行。

  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直到几百年后依然大行其道,现在就想解决无异于痴人说梦。

  只有等到商品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人口出现爆炸式增长的阶段,人们的思想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时,师范或许才会应运而生。

  现在只能先尝试一下,方以智或许是带头的最佳人选。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