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三章 挣美元_清末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程,你们学部难道还要包就业?”

  杨锐的这个法忽然让蒋维乔开始能坦然接受教育普及化的真正概念。他道:“那就先定十年实现二十万吧。这三十年后的一百万,是不是缓一步再提?”

  “一并提上去好了。学部做一个三十年教育规划吧。做好之后就召开新闻发布会,把草稿公布出去征求意见。当然。我不认为能收集到什么好意见,那些读书人听闻大学生每年二十万出来,他们是一定会反对的。”杨锐认真道。他忽然觉得这教育和买房是完全相反,房子是买了之后巴不得别人也买,房价越涨越高;可教育呢,自己上了岸,就巴不得后面的人全部淹死,好唯我独尊,这种情况政府一定要坚决压制。

  下班前最后一刻。教育普及化的方案最终定板,杨锐把学部递交上来的方案交给李子龙,让总理府办公室督促着事情的进度。

  不过当他放下学部事情,离开办公室前又拿起了运部送来的公路报告。报告上面除了将省道改为国道、县道改为省道、乡道改为县道外,还在第一页列出了杨锐最关心的路面方案和建造成本。

  要想三合土路的承载能力达到四十吨,运部给出的方案有两个,一是像京津公路一样,使用沥青混凝土;再是就是欧洲最新的道路修筑技术:碾压式水泥混凝土,但这个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有待解决。

  两个方案都奇贵无比。前者。因为国内沥青产量少,核价只能以国外为准,现在国际上沥青价格超过十八两每吨,而且美国才是沥青大国。真要大规模修沥青路,还是要从美国进口,这样算起来。到国内的价格将不低于二十八两每吨。一立方沥青混凝土需要一百三十公斤沥青,国道路面以宽七五米、厚零二米算。每米光沥青就需五两六钱,每公里则需五千六百两。加上施工费用,沥青公路每公里的修筑成本为九千两。

  而碾压式水泥混凝土,同样标准的公路,每公里需要水泥五百公斤,以水泥每桶三两七钱的现价算(6桶一吨,每桶170公斤),每公里光是水泥成本就要一万两千两,加上其他,每公里的造价在一万五千两,比沥青混凝土还要贵。

  杨锐此时终于知道运部的人为何对承重四十吨的路况要求那么吃惊了,这造价,根本就不是在修公路,翻上一倍价钱,都能修铁路了。国道如此,宽度只有四五米、厚度零一五米的省道,沥青混凝土每公里需四千五百两,而碾压水泥混凝土每公里则需七千两;至于县道,虽不用沥青和水泥,只是碎石路面,但价格也从五百两每公里提升到了一千两。

  报告最前是国、省、县三种道路的造价和成本分析,不过第二页却有一个喜讯,那就是方案上之所以列上昂贵的水泥混凝土公路,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