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九章 有名无实的金子山梨花村_我家农场有条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找到自己的正确发展思路。村子里的人主要以种庄稼为主。

  虽然民以食为天,但平心而论,光靠种庄稼是很难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的。

  一百斤稻子能够收七十五斤米,当中的过程非常辛苦,还要看当季的米价。你梨花村又不是产粮大村,只能靠一些小商贩进村收购这些米,梨花村的路又不好走,所以进村的商贩也就更少了。

  于是和很多农村一样,这里的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于是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此外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坟多!

  别看梨花村穷得叮当响,可是祝南镇的老人在死了以后很多都喜欢把自己的坟放在那里。

  这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祝南镇上有这么一句话,别看你现在是大老板,可往上数个十几代,没准就是从金子山出来的。

  金子山梨花村的历史,丝毫不逊色于仙桃村。

  正是因为当年的交通不方便,很多梨花村的人都搬出了金子山,这才有了以后祝南镇的那些村子。

  现在年轻人不这样了,主要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别管住在哪个村子里,一问起您是哪里人,十个里起码有五个会告诉对方自己是金子山的人。

  是金子山的,不是梨花村的。

  所以他们死后特别愿意把自己埋到金子山去,一是落叶归根,二来金子山这名字吉利,能够给晚辈带来好运。

  这坟日积月累的多了起来,结果梨花村就有了一个外号

  坟墓村。

  这名字要多不吉利有多不吉利。

  就算有对金子山产生兴趣,想依托这座山开发的商人一听到梨花村的外号,立刻连连摇头,不来了。

  可偏偏我们的欢喜哥不信邪,打起了金子山梨花村的主意。

  “欢喜。”卢姐在那想了一会:“我去年年初的时候去过金子山,我有个亲戚在那里,道路是早就通了,可都是小路,很难走。不过地方真是好地方。”

  欢喜哥点了点头:“恩,所以我想实地去看看。我和俞淑仪村长联系过了,今天下午就过去。如果地方合适,我就准备在那里进行投资,联合孙老板的岸上渔村,没准还能发展起来。卢姐,我现在告诉你,就是想让你有个心理准备,一旦我决定投资了,想让你和水哥在那里具体负责。”

  “成。”卢姐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大刚小刚反正上学了,养鹅养鸡我在行。再说了,金子山到咱们这里近的很,随时随地都可以回来。”

  “你让水哥这段时间去学个车。”

  “啊?学车?做什么啊?”

  “给他配辆车,你们来回也方便。”

  卢姐听得呆了:“别啊,欢喜,我们开电动车去就行,别浪费那个钱。”

  “不是专门送给你们的,而是让你们方便。”

  欢喜哥笑着解释道:“买辆几万块的面包车,风吹不到雨淋不到,带个东西什么的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