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3章 移动外送摊位_顾七她只想种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炉子,用来保证腊肉汤的温度。

  比起寻常百姓家拉着推车步行去城北,四海商市专门负责拉货的马车速度可块多了。

  很快,城北主街一处空置的铺面门口,就有人支起了摊子,一锅锅热气腾腾的粗粮窝窝头和鲜香麻辣的红油腊肉汤,就出现再来一众排队的百姓面前。

  “好香!这是什么味道,怎么这么带劲?!”有人闻着香味不自觉的吞咽着口水。

  “你们看,有窝窝头,还是热的!”

  有离得近,眼神又好使的,一下子就看见了放着最前面的杂粮窝窝头。

  “真有热窝窝头卖?多少钱,给我来两个!”

  有熬了一夜的人,本就冻的浑身不自在的,闻言也顾不上旁的,扯着嗓子就朝着香味飘来的方向喊。

  冻了一夜又冷又饿的人不再少数,很快,不少人都反应过来了,离得近的几个便朝着摊位挤去:

  “陶家,你这窝窝头怎么卖?!”

  “五文钱一个。”

  负责支摊的人叫丁吉,家里排行老三,兄弟们惯常叫他丁三。

  丁三原是跟着运送物资的镖车过来的两百个兄弟其中之一,高挑个子,皮相长得不错,白白净净的,身手寻常,胆子倒是很大。后来因办事灵活被顺子安排在身边打下手跑腿。

  今日店里的伙计不够用,加上城北人生地不熟,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顺子便叫了两个有身手的镖局兄弟来负责这趟生意。

  其中丁三本就是顺子身边人,人机灵不怯场,最随适合做生意,就让丁三做了这临时的摊主。

  “五文钱!这么贵!”

  有人面露吃惊之色。

  麓山郡的粮价是贵的厉害,可这窝窝头一看就是用最寻常的杂粮做的,个头还小的可怜,吃一个肯定不顶饱,吃两个便得要十文,这价钱未免也太高了些。

  “就是,价钱也太贵了。五文钱的粮食省着些用,能做两三个窝窝头了。”

  “依我看,这小贩做买卖不老实的很。”

  有第一个人质疑,之后就免不了有其他百姓跟着质疑。

  丁三也不急,笑眯眯的听着那些围观的客人一边嫌贵一边又忍不住被腊肉汤的香味引的两眼发直,不断的吸着鼻子。

  等了许久,见丁三没反应,几个嫌贵的人便开始不自觉的止了话头。

  最开始说话的男子,舔了舔干涩的唇,哆嗦道:“小哥,五文钱真的太贵了,你若卖三文钱,我便来两个。”

  丁三仍旧笑眯眯的,开口:“窝窝头,五文钱一个,不还价。”

  说罢,见挤进来的人流越来越多,放大了声量继续道:“窝窝头都是刚刚出锅的,一路来一直用炭火温着呢,保证大家伙热腾腾的吃完浑身都舒坦了。”

  “给给我来一个吧。”

  说话的是一个年岁有些大的老翁,挤进来时,还连着打了两个喷嚏,显然是冻得够呛,实在忍不住了。

  其他人原本还在观望,一听有人付了银子,又见摊主瞧着年纪轻笑眯眯的一脸客气,实则油盐不进。便知道今日这价钱是还不下来了。

  “给我也来一个吧。”

  “那我要两个!”

  价钱高是高了些,可这方圆十里也买不到其他东西。家里送粮的人迟迟不来,再这么饿下去怕是身子骨先熬不住了。

  陶家:(最早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陶朱公-范蠡,因范蠡经商,后沿用到对经商之人的称呼,类似于‘老板’,各行各业包括街摊小贩都可用。)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