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章 侧写师23_始于聊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加上证据确凿,她只能崩溃地承认了自己是在给儿子顶罪。

  林莱撞到的这起凶手是她迄今为止遇到年龄最小的凶杀案,算是顺利地解决了。

  她给保罗汉森这个十岁男孩建立了档案,又将之前迈克尔的同事提到的宾夕法尼亚州十二岁少年克里斯托弗皮特曼案,找出了比较详细的资料,并将它放进同一个归类里。

  随后,在搜索同类型案件时,林莱又惊讶又没那么惊讶地发现未成年犯罪,有时候触目惊心到令人怀疑那是一个人们通常用“纯洁”、“天真”等词汇去形容的儿童做出来的吗:

  邻居老奶奶不给自己猫,就杀了她带走自己想要的猫咪;

  十岁的少年诱拐了不足三岁大的男童,像是解剖青蛙一样肢解了他;

  十二岁的少年因为嫌弃邻居家六岁的女孩太吵闹,就把她埋进了沙坑中活活闷死了

  林莱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定义他们了,说他们是天生的坏种吗还是说他们每个人都存在基因上的缺憾要不然他们缺乏后天来自父母的管教

  林莱想了想,还是决定不能因为他们的年龄过小,就额外区别对待。

  所以还是按照从前对待嫌疑人的态度来,尽量公正客观地看待他们,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大要素出发,去研究他们的行为,到最后总结出经验,作为自己罪犯性格研究项目的一部分,为以后侦查案件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另一边,有了bau的介入,引起广泛争议的连环杀人案很快就被解决了。

  而之所以说这起连环杀人案广受争议,是因为被害人都逃脱了暴力案件的制裁,或者说他们都被法庭判处了无罪,从法律层面而言,这些被害人是无罪的,可他们真正是清白无辜的吗,是存在争议的。

  正因为如此,在这起连环杀人案被接连报道过后,公众们对嫌疑人的看法就不能非对即错了。

  有很多人都认为嫌疑人是一名义警,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带给大众法律无法给予的“公正”。

  林莱不想去站队,因为她既深刻感受过眼睁睁地看着犯人,无法被法律制裁而逍遥法外时的挫折感和无力感,又见证过一名义警被推举为大众英雄后,带来的后续可怕影响在林莱刚觉醒“特异功能”那一年,纽约就出了这么一个大众英雄,本哈德戈茨,在秩序还远不如现在稳定的当年,在地铁上枪击了勒索他的四名黑人,这个案件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很少人知道的是,在他反击后就出现了不少模仿者,他们开始向他们认为有罪的人,进行他们认为的正义裁决,可以说如果不是执法机关在重重谴责下加大了执法力度,那纽约必将陷入到更大的动荡中。

  所以对林莱自己而言,她一定程度上是个义警,可还是要把握住分寸,不让自己越过“法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