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二章高句丽攻略(下)_大唐不良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迅速,让李治心下认为,自己的确是找到了灭高句丽的正确打开方式。

  太宗时期,虽然也曾启用张亮为水军都督,水陆并进去征讨高句丽。

  但那时大唐水师的力量还是太弱,并没有真正形成跨海大量投送兵力的能力。

  但是到了李治这个时期,大唐水师已成。

  灭百济便是明证。

  此外,占有了百济,便能从前后两个方向,去夹击高句丽。

  这正像大汉与匈奴人争河西走廊一样。

  “张掖”,张帝国之臂,断去敌人的臂膀,让帝国有能力伸出手,从敌人的弱点给予痛击。

  征服百济的意义正在于此。

  受到吞并百济的鼓舞,李治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灭掉高句丽,祭拜太庙,以告慰太宗皇帝了。

  “总之,征高句丽已经提上日程。

  具体的方略,要等陛下进一步的诏令,我等只用奉命行事便好。”

  刘伯英抚摸着花白的胡须,目光又落到苏大为的身上。

  而苏大为,此时想的却是另一件事——

  历史上,显庆五年十二月十六日,李治任命契苾何力为浿江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刘伯英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程名振为镂方道总管,率兵分道进击高句丽。

  龙朔元年正月二十二日,又以萧嗣业为夫馀道行军总管,率回纥等诸部兵进军平壤。

  五月二日,唐军作战部署发生重大变化,朝廷改命左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大总管、苏定方为平壤道大总管、同中书门下三品任雅相为浿江道大总管,统率大军及诸胡兵“水陆分道并进”,以讨伐高句丽。

  平壤即高句丽都城。

  大唐此番布置,与征百济时所动用的力量,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从始至终,在李治眼里,只有高句丽才称得上是大唐的敌人。

  百济,只不过是不听话的属国,不遵天可汗之命,所以略施惩戒。

  现在,在惩罚过百济后,大唐终于要对高句丽动手了。

  李治很急,欲毕其功于一役。

  这一次战争,他几乎集齐了大唐现在所有能动用的能将、名将,光是大总管便任命了五位。

  征百济时,只任命苏定方一人为神丘道大总管。

  这个重视程度,对比十分明显。

  正因为李治的战略重心已经转移到高句丽上,百济在大唐军事版图上的地位,就便得有些鸡肋。

  既需要借助百济的地利,为征高句丽提供辅助之力。

  又不想也不能,投入太多的精力在百济本土上。

  是以,李治对百济的配置,就有着他的考量和安排。

  此时征高句丽为第一要务,不可能再另任大将,另投入大量军力在百济了。

  刘伯英这支万人上下的军马,既是龙朔元年大唐对百济的第一批援军,也可能是最后一批。

  自己手里掌握督察寺情报系统,对百济这种战地,行战时管制,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