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九章 已行之事,后必再行_大秦有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斯啊李斯,朕果然没有看错你。是该让那些乡野士人瞧瞧我入我大秦为仕之人的才华。”

  李斯在百家之论中,确实代表的就是嬴政。如果李斯落了下风,那就是丢了嬴政的脸面。

  而李斯果然没有让嬴政失望,不论最后这<吕览>之论的结果,李斯因为这场论道,再一次以实力扬名天下。

  就连扶苏闻说,也不得不佩服他。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听说李斯很瞧不上他这对儒法两家皆半途而废的半吊子,但是听说了那次论道的细节,扶苏也不得不服他。

  论才学,李斯确实有实力评论他这个两千年后的半吊子。

  不过论资格,李斯评论他这个当朝太子,臣议君,这怕是不合适吧。

  而论眼界,李斯无论如何也比不过他。

  扶苏看着嬴政赐给他的笔录,他不明白不知道嬴政到底要干嘛。

  但是看着看着,扶苏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为何李祭酒不认识前来之人,不是说他们都是名士吗。”

  战国末年和秦朝的史料都太少了,扶苏只知道楚汉之争以及汉初的一些名人,对于他现在所处的时代,他是真的不知道谁算是名人。

  望着这乱七八糟的名字,扶苏竟然一个都不认识。

  也就一个蒯通,是韩信身边的谋士,扶苏看见过关于他的记录。

  其他人扶苏完全没有听说过。

  他们是真的有才想要在秦国一展抱负,还是当东郭先生前来应场?

  可是看着这说起来话,一个比一个刚,确有士人之风骨。

  夜已经深了,只有申聿在扶苏身边陪侍。

  申聿苦思。

  “这,下臣也不知啊。”

  按道理,来的都是名士。

  可是李斯却一个都不认识,要等人家自爆姓名。

  旁的不说,齐国稷下学宫那帮人呢。

  伏生……

  他隐匿了。

  想到这,扶苏不禁大失所望,将笔录往地上一扔,而后不再看了。

  这可是皇帝陛下差人送来的,申聿不敢怠慢,急忙上去捡起。

  申聿一边捡一边听太子说。

  “想必,是有识之士皆隐姓埋名藏了起来,他们不愿意侍奉我大秦。亡国之恨,灭家之仇,委实难消,这样下去可如何是好?”

  申聿听了,他微微一怔。

  太子日后必定为雄主,但也唯恐因一些琐事而拖累他。

  于是申聿这样劝告扶苏:

  “太子殿下,世间名士虽多,但并非人人都为曹刿。”

  扶苏听了,仍旧觉得这是大问题。

  “是啊,世上只有一个曹刿。可若是人人都不愿做曹刿,由着肉食者谋之,吾秦岂能久安?”

  那些人不肯为秦国效力,隐居乡野也就罢了,若是被有心之人挑唆起来,反抗秦国,那可就不妙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身居高位者,当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申聿面色大变。

  “太子殿下,这话您在下臣面前说说也就罢了,切勿在外言说。”

  扶苏再没说话。

  ————

  蕲年宫。

  外面秋雨连绵不绝,听得赵高心里那叫一个百感交集。

  一连三天,太子都没有被召前来章台,不对,是蕲年宫。

  赵高担心太子就此失宠。

  而皇帝陛下今夜显得很高兴,因为李斯舌战百家,最后声名大振,大显秦国朝堂之威,士人皆称李斯之才。

  (四更!!!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