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章 没完没了的隐患(求打赏月票推荐票!)_大秦有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懂。

  扶苏直接引文称颂:

  “所谓政,自古以来就有。一人驱赶万民即为政。”

  “《五蠹》一文声称;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籍仁义,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其言谈者,为设诈称,借于外力,以成其私,而遗社稷之利。其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其患御者,积于私门,尽货赂,而用重人之谒,退汗马之劳。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沸靡之财,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此五者,邦之蠹也。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

  “学者、言谈者、带剑者、患御者、商工之民,若真以这些人作为惩治的对象,如此治国,岂不是目光狭小。”

  “孟珂曾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广大民众的生机,才是国家最应该关注的对象。”

  “且如今天下已定,战事已休,法家之术,只适宜战时之用,焉能用于如今之秦。”

  这话说了出来,申聿自然听得一愣一愣的。

  萧何听了,试探的问了一句。

  “君侯以为,韩君之法不足以治秦?”

  岂止是韩君之法不足以治秦,商君之法更不足以治秦。

  扶苏挑眉,不再多说。

  萧何也不敢再多说,这是个敏感话题。

  法家之术,秦国的立国之本。

  但是,他看太子方才的神色,萧何心里也微微有了底。

  而且,方才质疑韩非的话,太子可是亲口说了。

  秦国治理万里之疆的最大害处,就是商君的法吧。

  萧何心里已经渐渐有了底。

  韩非之法,可君王治臣,可并不用于治民。

  韩非将法术势结合起来是好的,但是这打击社会上的读书人、工人商人游侠,他们都是社会上的底层份子。

  否认这些人的存在,将社会上所有力量结合起来,用以耕地、用以战争。显然,韩非的主张,只适用于战时。

  韩非是个生活在战国末期的人,不晓得,他若是能活到今天,会不会推翻他从前的论断。

  但是,灭墨门,这对于天下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秦朝的统一大业,摧残了无数文化,挟书令是铁的事实。

  这个锅,嬴政和李斯得背。

  如今墨门没了,下一个不就是儒家吗。

  一个得不到天下百姓拥戴和顺从的君王,是不合格的。

  但是你用杀戮摧残他们,只会招致更狠厉的报复。

  人这类生物,最得罪不起的,就是人。

  或许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那副血肉之躯里,蕴含着多大的能量。

  统治者对百姓加以逼迫,百姓自然会寻到机会加以报复。不过是谁带头问题的罢了。

  嬴政,他勤政不假,爱民也不可能。他心怀天下不假,可是善待苍生也根本谈不上。

  一种不祥的预感弥漫在扶苏心头。

  嬴政完全会走上暴政的路子。

  暴力,事实上是最效力的方式,但是破坏性也是巨大的。

  暴力虽然是用于恐吓威胁对手的,但是施暴的过程,也对施暴之人有伤害。

  耗力啊!

  郡县制难道不能在中国施行吗?

  能行啊!

  但是那耗费了多少国力物力人力啊!

  修国道、设驿站、发公文、派兵驻扎、使秦吏前去推行秦法。

  但是现实就是摆在面前,交通更不上,四个蹄子的会喘气的就是跑不过四个轮子,更别提天上飞的,水上漂的。

  郡县制度确实可以推行,但是那得是物质条件根本成熟的情况下。

  要镇压边疆之地的百姓,势必要派兵驻守,还要派去大量官吏。

  先说这些官吏,这些官吏为了一点俸禄,背井离乡去为官。离咸阳近点,有家族可以依附的,自然还好些。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