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89章 长远规划_1627崛起南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89章长远规划

  经过多年的实践,海汉的殖民地基础设施和机构设置早就有了完备的建设方案,按人口数量需要配备哪些基础设施,相应的行政管理机构该如何设置,都已有了统一的执行标准。

  不过在这方面厉斗和李溰很难有太多的共同语言,李溰对于海汉这种以地方管委会为核心的行政机构职能不是太明白,更不懂这个所谓的国有集体农场到底是怎么一个操作方式,所以也就很难通过这种参观了解到海汉在这方面的优势所在。他目前只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来获得一些比较直观的信息,比如本地囤积粮食的状况,又或是农场员工身份不同所带来的待遇差别。

  但有一点无需厉斗多说就已经显而易见,海汉的粮食生产能力应该是远远在朝鲜之上,这不仅仅是多栽种一季水稻的问题,李溰能从抵达高雄港以来所观察到的各种细节中体会到海汉对农业发展规划的细致程度,就远非自己的国家所能及。

  而从厉斗的介绍当中,李溰还发现了一个让他震惊不已的事实,那就是海汉对海外殖民地的规划已经不仅仅着眼于这一港一地。高雄港开垦的水稻田远超本地粮食需求,而其目的竟然是为了海汉军在北方行动时能够从更近的地方获得粮食补给。就算李溰对国际局势不是太懂,但也能察觉到海汉在作出这种安排时的用心并不单纯,说他们早就做好了在北方动武的准备也不为过。

  这种程度的周全准备,对朝鲜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李溰一时间都有点分辨不清。这地方在几年前就已经被海汉开辟为殖民地,那个时候就对这里作好了为海汉在北方的军事行动提供后勤保障的规划,海汉的这些动作真的只是针对清国而已吗?

  值得庆幸的是海汉主动选择了朝鲜充当自己的盟友,哪怕双方的关系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平等互利,就连军事援助也有诸多的附加条件,但终究是帮朝鲜击退了外敌,并且战后也没有提出朝鲜所担心的新附加条件。所以从结果来看,海汉在北方的军事存在对朝鲜来说似乎仍是利大于弊。

  在大致了解了这处集体农场的情况之后,李溰怀着复杂的心情,与厉斗一同乘车前往下一处参观点。

  厉斗为他准备的第二个参观地点是位于山脚下的一处畜牧基地,这里圈养了各种常见的家禽家畜,除了供给本地的肉食需求之外,这里还建有与之配套的深加工厂房,生产保鲜期更长的各种肉类腌制品和其他副产品。

  “这个畜牧基地是福建商会投资兴办的,旁边的屠宰场、肉类加工厂、奶加工厂、皮革厂……总之从这里到山脚下的这些作坊,全都是高雄港管委会的产业,所以这里也算是一个跨国合作的生产单位。”

  考虑这些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