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450章 尽在掌握_1627崛起南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候,几乎没有费任何周折就削了他的官职将其强行退休。

  不过此时离历史上温体仁丢官去职的时间还尚有一年多,目前他仍是内阁一手遮天的人物。东江镇的奏折如果按照正规途径呈报上去,温体仁多半会将其扣下来,因为军方如果得势,对朝堂上的文官派别就会有明显的影响,他可不想让这帮大老粗能有在朝堂上充当意见领袖的机会。

  至于说这样做会不会让大明面对更大的军事压力,温体仁才不会在乎这种事,反正后金军再怎么凶残,农民军再怎么折腾,海汉人再怎么厉害,暂时也没法把刀架到他脖子上威胁到他。在他看来,这些外敌对他的威胁甚至还不如朝堂上的政敌来得大。

  关于对温体仁的看法,海汉高层和东江镇出奇地一致,所以对于梅侍郎所说的绕过内阁直接向皇帝呈报奏折的方案也更能接受。这中间有多少花销,海汉不是太在乎,只要最终能达成目的就行。当然了,如果梅侍郎收了钱没办成事,或是干脆黑了海汉出的钱,那海汉也不会吃这种哑巴亏,自会有日后清算的时候。

  至于这事最终成事的可能性有多大,即便是来自梅侍郎最乐观的估计,能有五成机会把奏折送进御书房就不错了。而崇祯皇帝看完奏折之后,是否会改变以前对海汉的态度,那就是谁也没法提前揣摩出来的问题了。执委会当然是认为有一定的希望才会不遗余力地推动这个计划,但俗话说得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种原本历史上根本就没发生过的事,最终会是怎样的走向,大概也真的只有老天爷才知道了。

  倒是刘尚这种层级的人物,在从大明出来之前也根本接触不到六部尚书、大学士、内阁首辅之类的大人物,温体仁的大名他倒是听过,但对其品行事迹就基本毫无了解了。而沈志祥就这么肆无忌惮地评论当朝首辅,很显然也是没有再把自己当作大明的官了。

  对于沈志祥的心态,刘尚多少还是有些感同身受的,当初他决定放弃自己大明暗探身份,开始新的一段人生时,对于大明的看法也跟沈志祥有些类似。只不过刘尚命好,没费什么工夫就进了海汉官僚体系,之后更是在机缘巧合之下火速上位,短短几个月时间就钻进了海汉最核心的权力机关之一。而沈志祥是想投海汉一直不得其门而入,只能暂时继续充当海汉在辽东地区的马前卒,不过人前人后,他都开始以海汉下属自居,似乎是打算要逐步将此变作既定事实。

  但略微有点讽刺的是,沈志祥虽然是外人,平日打交道的对象却都是海汉军中的高级将领,所能接触到的信息层面反而比刘尚这个“内部人士”更高一些,所以他现在给刘尚介绍说明的这些情况,倒有一大半是刘尚此前并不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