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记忆体与智慧体_重生之北国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占地150平米。

  1960年,第一代晶体管计算机,占地20米。

  1975年,第一代集成电路计算机,大型机时代,占地2米。

  1989年的现在,电脑,旅行袋,手提箱大小。

  套用这两个理论,让我们去预测未来,未来的电脑,将会是什么样子的?

  。。。”

  ————————

  程兴正看得入神,导游小姐已经漂浮到了大家的身边。

  “这份演讲稿里,首次提出了计算机的体积进化理论。它对我国,乃至世界科技发展的大胆预测,相当准确,因此,此演讲稿,最近又重新吸引了一些历史学家的关注。”

  “电脑是什么?”有一些学生提出了问题。

  “电脑是几十年前,人们对计算设备的一种尊称。”导游小姐很有耐心的回答。并在空中投射出一种有一个箱子,加一个奇怪方形显示器的东西。

  “这个所谓的体积进化理论,被证实了吗?”人群中有人提问。这一代年轻人,没有见过这种形象,对这个生疏的名词,完全无感。

  “当然正确了。正是由于它的正确性,这篇文稿的名气才会如此之大!这份文献,也算是本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机器人小姐停顿了一下,继续介绍。

  “而且,根据此演讲稿指出的方向,在诸多我校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世界上首台手掌电脑,提前于1997年面试!”

  空中,又出现了一台掌中电脑的立体影像。

  “为怎么要说提前?”人群中有人质疑。这群学生,都是全世界优选的种子选手,不论是记忆力还是各种心算能力,都是出类拔萃。

  “正是由于我校科研人员的努力,将人类芯片制造,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的技术进步速度,提高了10年不止。

  这台设备里的诸多零部件,均是由我校关联企业生产的。其中包括了显示屏,计算芯片,诸多传感器等元器件。这些我会在接下来的场馆里,一一为大家介绍。”

  “这条定律,还在起作用吗?这种计算设备都在哪里,我怎么没有看到?”程兴对眼前的所谓掌中电脑,也不感兴趣。

  “是的,体积缩小理论仍然还在继续。举个例子,我现在运行的主体,就是被一台小型的超微计算芯片。还有个例子是跟诸位相关。等你们年满二十周岁的时候,根据我国法律,每位公民都会接受两个生物体芯片的移植。”

  “这个我知道,是记忆体和计算体吧!”这个话题,引起了众人的兴趣。很多人都在盼望着这一天。“听说只要把这两个生物体芯片,与大脑相连。我们就再也不需要背诵东西了。全世界所有的信息,都在这个记忆体里。”

  “对的。就是这两块生物芯片,它们可以与我们的大脑,完美兼容,并提供近乎无穷的信息资源。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