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5章 朱棣挖墙脚_奋斗在洪武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迟疑了。

  别说朱棣,就算问九成九的大明百姓,他们都会回答上国所有事情,都比蛮夷强多了,双方察觉就好比三十三天和十八层地狱,简直不能比较!

  可于谦所说也有道理,的确都是蛮夷商人来到中原做生意,尤其是盛唐的时候,不光有商人,还有许多蛮夷甚至当起了大唐的官员。有些城市,能聚集数万海外蛮夷。偏偏没有听说过中原的商人去海外经营。

  莫非说中原百姓的经商能力不行?

  又或者是中原百姓太懦弱,不敢冲向海洋?

  朱棣情不自禁起身,在地上踱步。

  他越想越觉得值得深思。

  柳淳这家伙的题目果然不是那么好回答的。

  越是思考,就越是深入,朱棣仿佛能找出许多种理由,可是再仔细推敲,又都站不住脚跟,这让朱棣十分懊恼。

  “于谦,你找到答案了吗?”

  于谦道:“还不能说找到,草民只是有了设想。”

  “设想?你怎么想的?”

  于谦道:“陛下,草民以为要比较中原和海外蛮夷,就要找到双方的区别……草民以为差别的发生,在于秦始皇统一六国!”

  朱棣惊讶道:“你把账算到了秦始皇的头上?”

  于谦轻笑,“自从秦始皇之后,中原就出现了大一统王朝,而且进入了以文官治理天下的时代,虽然在中原持续了两千年,但是这种治国方式,在其他地方,依旧没有出现……眼下的蛮夷要么以部落为主,要么就是地方的王公贵胄,分割地方,皇帝君王只是向周天子那样,没法真正统治地方!”

  朱棣哼了一声,骂道:“君不君,臣不臣。地方割据,藩镇林立,这是取乱之道。”

  于谦点头,“没错,的确海外的蛮夷战乱不断,互相攻伐,杀戮不休。”

  朱棣怒了,瞪大眼睛道:“既然如此,蛮夷还有什么值得学习的?

  “商业!”于谦没有被朱棣的威风吓得,反而从容不迫,说出了他的看法。

  就俩字显然不能满足朱棣的好奇心,你们师徒不能都这么坑人,必须说清楚,商业的差别在哪里?

  于谦笑容可掬,做出任何选择,都会有收益和损失。

  秦始皇为后世选择了一条大一统的道路……为了维护大一统,就必然要求书同文、车同轨……而且正因为大一统的存在,每隔两三百年,就会发生席卷天下的农民起义,从而改朝换代,重新开始一个轮回。

  “陛下,百姓常说乱离人不如太平犬,应付乱局的最好办法就是多种植粮食,有了吃的,才有一切。”

  朱棣频频点头,“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重农抑商,才有了轻徭薄赋,才有均田……于谦,你莫非要说你师父是错的?”

  于谦笑道:“当然不是,草民只想说,正因为要维护大一统,所有历朝历代,才选择了比较简单的经济模式,也就是所谓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