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55章:阴氏有子初纳赋_春秋大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对而言也就比较适合过河。

  事实上,没有横跨黄河两岸的大桥之前,“阴(平阴)”一直是来往于黄河两岸的便利地点之一。

  那么,目前有横跨大河两岸的桥梁吗?答案是没有的。

  “孔子自卫反鲁,息驾乎河梁而观焉”这句话出自《列子》。

  很多人对上面那句话理解错误,以为里面的“河”就是黄河,“梁”是一座横跨黄河两岸的大桥。

  《水经注·济水注》记载:梁,水隄(堤)也。

  当然,“梁”在古时候也是“桥”的一种称呼。

  关键是孔子是从卫国返回鲁国,当时卫国在黄河北岸的领土早被孙林父带着“投奔”晋国,再来是卫国到鲁国的最佳路线是在黄河南岸。

  另外,孔子去卫国不可能不去卫国的都城“帝丘”游览,要回国难道还要跑去黄河北岸转个圈,再从黄河北岸进入鲁国地界?

  所以,孔子回国途径的河流要么是濮水,要么是济水,不会是从黄河北岸的方向回到鲁国,停下来观看风景的河堤只会存在于濮水或济水。

  等待有横跨黄河两岸的大桥出现需要到进入战国阶段,单跨和多跨的木、石梁桥已普遍在黄河流域建造。

  吕欢站在战车上远远地看着先期渡过南岸的士兵不知道在忙碌些什么,很快北岸这边的士兵也跟着忙碌起来。

  士兵们在干的事情是收回被水流带走的绳索,使之成为相对的直线。

  等待费尽千辛万苦将绳索拉到力所能及的程度之后,他们还需要找到能够固定好绳索的办法,完成做业才能使接下来的泅渡得到最大的安全保障。

  吕欢有了新的疑问,道:“为何不见船只?”

  宋彬严肃地说道:“我家制船之术得于吴,中原少有此术,你不可多言。”

  造船技术很高大上吗?就当下岁月而言,还真的就是一种十分高大上的技术!

  要说中原没有国家掌握造船技术太绝对,只是造船技术落后于南方国家会是一种事实。

  现在“东方世界”掌握靠谱造船技术的国家不多,去年打了一场有史记载最早水战的楚国和吴国,他们肯定是掌握了各自的造船技术。

  而诸夏这边的造船技术有史可查的在殷商末期:周武王跟八百诸侯会盟,率领四万五千名将士,用四十七艘大船从“孟津”抢渡黄河,推翻了殷商王朝的统治。

  造船技术在秦一统时期才迎来突飞猛进的发展(没特别出名的船),又到了西汉时期达到公元前岁月的某种巅峰(楼船),随后就要等到有宋一代再次迎来新机遇(福船),再来就是有明一朝登上全球最顶尖宝座(郑和宝船)。

  南下增援的晋军花了将近半个月才完成渡河。

  在这一段期间,吕欢见识到了军队搭建浮桥提供军队过河的技术,很怕死的等很多人从浮桥安全过去南岸,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