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4章 你算过奉天子的好处到底值几块钱吗?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处才能兑现,反而从来没见人分析过。成了一头“房间里的大象”,大家都知道它的存在,却不去讨论他的细节,最后盲从盲信。

  不信诸位看官也可以扪心自问:你说得出历史上曹操通过挟天子,得到了哪几笔具体的好处吗?九成的人答不上来吧。

  而李素前世是学外交的,一辈子在跟“大义名分”和正统性打交道,这些问题,他其实专门做过论文课题,条分缕析挖得非常深。

  真因为他对正统论懂行,他才不会盲目劝主公急着“奉天子”。

  历史上,曹操通过挟天子,得到的好处,仔细分化归纳,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叫做“那些没有野心雄主霸占的郡县,只要朝廷大军到了,就可以自动归降。而如果这些郡县被别的有野心的军阀攻灭了,那些没有野心的官僚原主,也会不远千里来投奔代表朝廷的军阀”。

  举个例子,就是华歆、王朗这一类人。这一类人在汉末虽然也偶尔割据城池划地自守,但他确实没有自己争霸的野心,只是纯粹自守。代表朝廷的曹操跟他不直接接壤,他就自己过自己的,如果曹操能跟他接壤,他就直接投了。华歆、王朗的地盘被袁术、孙策灭了,他们也会孤身回许都,为曹操做官。

  第二类,叫做“原本的朝敌被灭后,他们的土地会自动归属代表朝廷、挟天子的那个诸侯,不用再废太多兵力去武力夺取”。

  这些的典型,就是袁术和李傕。历史上袁术死之前,淮南其实还是有一些兵力、郡县实力的,但只要袁术本人“渴思蜜水”吐血而亡,他的伪帝名头崩了,剩下的地盘基本上也就投了。袁术并不是演义里说的那样被打得兵、粮、地盘彻底没了才死的,而是他死了最后那些势力才没的,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同样就是李傕被灭之后,曹操仅仅传旨钟繇回关中“安抚”,几乎荒芜的关中,就再次名义上回到曹操手下。曹操得到长安、雒阳的过程,可以说是没有动武。

  第三类,也是最后一类“挟天子”的好处,那就是利用“天子可以世袭,而官员不能世袭”的优势,在敌对军阀初代目病亡之后,快速吞并其地盘。

  代表就是袁绍、刘表。事实上袁绍不能算是被官渡之战所灭的,甚至都不能算是被仓亭之战所灭的——

  如果只是几次败仗,只要袁绍不死,还有寿命和韧劲儿再来,有什么好怕的?胜败乃兵家常事,曹操自己输了多少次几乎动摇根本的残败?历史上刘邦又输了多少次?

  官渡之战,只是一支主动进攻的部队损失了,青冀幽并四州地盘还在,说官渡就把袁绍打得没机会了,那是迂腐之见。

  但关键问题就在,在一个军阀还没称帝之前,他是没有完全的传位正当性的。就算袁绍选对了儿子传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