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蜀王府_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模雄伟,是明代藩王府中最富丽的一座,北起东西御河,南到红照壁,东至东华门,西达西华门,周长2500多米,面积38公顷多,其建筑可与北京故宫比美。整幢建筑坐北朝南,处处殿阁楼台、金碧辉煌。中轴线上的建筑主要有承运门、承运殿、端礼殿、昭明殿等。

  庄严的正门点缀着乐亭、表柱、三桥、石狮等皇家建筑,令人感到肃杀之气。接着是蜀王府的心脏——承运殿,该殿为蜀王理政之处,用西南名贵的楠木制成。北面有用楠木制造的蜀王宝座。再后就是蜀王居住之处,建筑十分精巧华丽,园林精致优美,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其中的“菊井秋香”被誉为成都八大景之一

  蜀王在成都要代表朝廷演礼,包括地方官员定期朝觐,蜀王出面祭拜山川社稷坛、江渎庙,亲自躬耕等。“耕乐轩”是记录躬耕之事的,“郭外躬耕二顷田,藜羹豆粥乐无边,犁锄播种当春雨,簔笠耘耔带晚烟”。而“耕读轩”则是一种耕读情怀,“南亩日躬耕,西窗暮读经,一犁常用力,数卷足怡情”。

  由于蜀府地处西南,修建之初就有以壮丽的建筑群向世人,向边疆外族展示威仪的目的。明蜀王府雄壮威武还只是其表面,建筑物的内涵更具文化礼仪之功效。

  藩王们本身就是以帝国中心为本,作为帝国血脉的复制品,通过文本和图像来接收和传递皇家的权力。

  几代明蜀王有意识地为王府建筑注入文化内涵,体现了以自身实际行动藩屏帝室、拱卫中央的意志,突出地方坚决服从中央大局,为国家做出贡献,从而在成都和西南地区达到“京城千里,皇恩咫尺”的效果,为完成国家大一统以及地方和平稳定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明代蜀藩一直受到褒扬的根本原因,也是其相对以前和其他藩王的创新之处。在封建时代,蜀府有这种意识十分难得。

  现在的蜀王朱宾瀚生于成化16年(1480),弘治4年(1491)十二月被封为世子。正德3年(1508),朱宾瀚去世,享年29岁,在位16年,谥号“昭”,即蜀昭王。

  朱宾瀚最值得称道的是,他和王妃刘氏的爱情。

  刘氏是宁川卫(治所在成都)百户刘明的五女儿,“以贤淑择配”朱宾瀚。

  弘治10年(1497),朱宾瀚与刘氏结婚。

  3年后,儿子朱让栩出生刘氏温柔和顺,端庄稳重。

  作为王妃,她还操持家务,常常亲自下厨为朱宾瀚做饭、做衣裳被褥。朱宾瀚生病,刘氏寝食难安,茶不思、饭不想,一心伺候朱宾瀚。朱宾瀚病愈,她才恢复正常生活。

  在刘氏的辅佐下,整个蜀王府秩序井然,整齐严肃。

  出发选址之前,先要在四川周边收罗一批工匠: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