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一章农业指导员_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一龙(1499-1571)明农学家、书法家。字负图,号孟河,别号玉华子。溧阳人。马性鲁子,马从谦侄。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

  朱厚炜看了看那个年轻人,问道:“他种的小麦产量高么?”

   那个农民点头说道:“马小哥种的旱田一亩能产一石五斗麦子,夏天还会种绿豆,一年收成十分可观。以前他种十五亩旱田,每年交一半的粮食做地租,就能养活一家三口。如今马小哥和他媳妇得了四十亩旱田,这旱田朱家庄梅大总管只收三成地租,恐怕马小哥要富裕起来了!”

  朱厚炜点了点头,又打量了地头的年轻人一眼。

  那年轻人马一龙不但懂得多,而且还耐心指导其他人,看上去是个好老师。

  朱厚炜走上去说道:“马一龙,你是哪里学来的这些种田本事?”

  那马一龙正在指导其他农民,却看到朱厚炜走上来问自己。他不知道朱厚炜是谁,只是不解地打量着朱厚炜。

  “本王朱厚炜!”

  听到这话,旁边的农民反应过来了。不少人此前就见过丽水镇公审大会上的朱厚炜,此时再见朱厚炜被认出来了,赶紧跪在了地上。有人带头,其他人也跟着跪下,顿时呼啦啦跪了一片。

  朱厚炜朝这些农民说道:“免礼!”便又朝马一龙问道:“马一龙,你哪里学来的种田本事?”

  那马一龙见朱厚炜反复问他,有些紧张说道:“小民识字,这些知识是从《王桢农书》、《齐民要术》和《氾胜之书》上面学来,再结合自己种田的实际,总结下来的。”

  朱厚炜点了点头,说道:“按你的知识,这开荒后第一年最重要的是什么?”

    马一龙答道:“荒地贫瘠,开荒后第一年地力不足,关键在于肥田。不但要施好肥,而且要把陇上沟上的地力都用上方能有好收成。若是种得好,第一年冬小麦一石四斗也是能收的。”

   听到马一龙一石四斗的话,朱厚炜愣了愣,暗道这可比普通收成多四斗。如果把马一龙作为管理人员指导其他人种田,光朱家庄就能多打出多少粮食。如果马一龙真有这样的本事,那从美洲带回的土豆、玉米、红薯这些旱地农作物也可以交给他试验。

  当然,马一龙也指导不了那么多人。他一个人分身乏术,能指导一百户就不错了。不过朱厚炜可以给他配人,最大限度提高马一龙的指导范围。

   朱厚炜问道:“马一龙,你以前佃租的旱田能收多少粮食?”

  “蔚王殿下,若是寻常年份,我的田能收一石五斗粮食!还能种一季绿豆!”

   朱厚炜转头看向周围的庄稼汉,问道:“这马一龙说的是真的么?”

   周围的庄稼汉纷纷答道:“蔚王殿下,马一龙说得没错,我们以前在丽水镇都是看着他种的田。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