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五章杨门论道(三)_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高尚呢?”

  明中期西方传教士就来到中国。

  朱厚炜接着说:“确实如你所说,如果神计划管理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那么饥饿、灾难、罪恶也该是神计划之中的事,所以人就有理由怀疑神是要拯救人还是要折腾人。如果神也是左手施舍的时候不让右手知道,那么全能的主就不需要这个永远的计划了,只需要以他的全能改变人性的罪性,注入人性的善性,人类就得以拯救了。但神没有这样做,神不想做无名救主,神需要报恩。”

  杨廷和问道:““神是什么?神是根据人的需要造出来的。”

  朱秀荣说:““这就是《圣经》神学理论上存在的问题。《圣经》的教义如果不能经受逻辑学的检验,可能在实践上就会存在障碍。如果经受了逻辑学的检验,那表明神的思维即是人的思维,就会否定神性。

  换一种说法,神性如果附加上人性的期望值,神性就打了折扣。然而神性如果失去了人性的期望值,那么人还需要神吗?《圣经》神学是关于人类精神的学说,是关于人的灵魂净化、升华,人的行为高尚、正典的学说。一味地攻击或捍卫神的真实性与否,都是愚昧的表现。前者没有理解基督教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后者没有理解基督教的真正境界”。

  王守仁问道:“人类历史必须要穿越宗教隧道,可以理解。但在现在民间信佛和信道的条件下,《圣经》神学的社会价值在哪里?”

  朱秀荣说:““基督教的应许不以现实利益为交换,不参与社会利益的分配,这使得她能适应不同的生存空间,而她对信徒的道德要求无疑具有社会价值。基督教相信,太高的道德平台需要太高的教育、太深的觉悟和太复杂的炼造过程,是一道靠人性本能很难迈进的窄门。于是,基督教便有了神与人的约,有了神的关于天国与火湖、永生与死亡的应许,让凡夫俗子因为恐惧死亡和向往天堂而守约。这是智与善的魔术,非读懂的人不能理解。但《圣经》告诉世人了进窄门。”

  杨慎问道:什么是窄门?

  朱秀荣说道:不因上天堂与下地狱的因果关系而具有的极高人生境界,就是窄门。耶稣为拯救世人甘愿自己被钉在十字架上,是肉身的地狱,是灵魂的天堂。基督徒的得救缘于神的‘约’,缘于神的应许。但进不得窄门也同样缘于‘约’,缘于神的应许。窄门是基督道德理想的最高价值。

  进了窄门,神立刻就会告诉你:我是不存在的,神不因上天堂与下地狱的因果关系而具有的极高人生境界,就是窄门。就是你自己。但是,证到如此也并不究竟,神是什么?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王华不愧是状元理解能力超强总结说:“基督教也好,道教、佛教还是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