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二章传统农业和工商业之争_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情人,而且有不少人都是站在工商业这边的,不过现在有朱厚炜这个领头羊在,根本用不着他们出头。

  就在朱厚炜刚想劝朱佑樘息怒,反正后面的应对之法他早就告诉朱佑樘了,只要他正式下旨,一切按计划行事就行了。不过就在这时,下面的朝臣中忽然走出一人,高声说道:“启禀陛下,这些人虽然是被人组织起来向朝廷施压,但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农业乃立国之本,若是农业受到影响,恐怕国本也会随之动摇!”

  敢在这种时候说这样的话,整个大明除了两都御史王宗彝之外,估计再也没有第二个人了。说起来王宗彝也是一个正统的儒生,在他看来,农业远比那些投机取巧的工商业重要的多,因此无论工商给大明带来多少税收,可若是影响到农业这个根本,就一定要受到打压。

  王宗彝(?-?)原名王伦,束鹿人,明朝官吏、进士出身。大学士王文之子明英宗复辟后,王文、于谦被杀,全家戍边,王伦改名王宗彝。明宪宗继位,为王文平反,并归还所籍家人。成化二年(1466年),王宗彝登进士,历任户部郎中,出理辽东兵饷。太监汪直东征时,称王宗彝督饷有劳,升太仆寺少卿。孝宗弘治年间,累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谥安简。

  朱佑樘正在气头上,一听王宗彝的话立刻就想发作,不过朱厚炜却抢先说道:“王御史所言有理,农业的确是立国之本,不过工商却也是富国之策,两者同样重要,不能因为工商业的发展影响到农业,就对工商业视为洪水猛兽而大力打压!”

  王宗彝虽说对朱厚炜的印象不错,但遇到这种国家大事上,却是没有丝毫的情面可讲,毫不退让的问道:“哦,那我想请问殿下,若不打压工商业,如何让弃农务工的农户重新回到土地上去?”

  王宗彝的脑子里只有传统农业这一段,根本没有想过其它的办法。朱厚炜等的就是对方这句话,于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对朱佑樘提出的三策,以及自己准备的进口南洋粮食全都讲了出来。其实昨天他和杨廷和、李梦阳他们聚会后,这四条应对之法早就在知情人中流传了,比如朱佑樘和在座的文武百官中,大部分早就提前知道了,因此根本没感觉到丝毫意外。

   王宗彝身为两都御史,平时与人来往不多,再加上门风严谨,与朱厚炜的工商利益集团向来没有瓜葛,所以事先并不知情。因此当他第一次听到这四条解决农业问题的办法后,心中是大为佩服,毕竟他对事不对人,只要解决了粮食问题,对于能增加税收的工商业,他还是持相对开明的态度。

   朝堂上大部分都是和朱厚炜利益相关,再加上朱佑樘心中对藩王、士绅、地主的作法恼火非常,因此朱厚炜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