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埋首科研_锦绣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治也不废话直接就将脑海里关于迫击炮,火箭炮和机关枪的大概样子画了出来。

  他并不是专业的军迷,因此对这些武器内部的具体构造只能提出假想,最终的成品还是需要颜立德带人慢慢研究。

  颜立德原本还在因为火炮的研制进度迟缓而有些自责。

  如今看到李治又提出了几种新的武器马上就重视了起来。

  于是等到李治离开以后他马上就开始组织人手分别进行公关。

  颜立德深知这些新式武器对于大唐军事力量的重要性。

  因此他将李德謇,杨思齐等几名大匠进行了分组。

  让他们各自带领一些人手分别进行公关。

  迫击炮的研制工作交给了李德謇,他根据李治提供的设计草图,很快就判断出迫击炮的主要难点在于炮弹的设计。

  至于炮管本身只需要选定一种固定型号的无缝钢管便好。

  于是李德謇选择了一种六十毫米的钢管作为炮管,带领着组员们开始努力研发炮弹。

  火箭炮的研发被杨思齐带人接手。

  因为烟花爆竹的普及使得火箭弹的推进原理并不是多么难以理解。

  而且火箭弹的发射管其实也和迫击炮一样对材料的要求并不高。

  它的难度在于涉及到火箭推进剂的配比与稳定燃烧技术。

  这对于杨思齐等人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不过这些困难根本无法阻止杨思齐等人。

  他们经过一番讨论之后一致决定要研究出一种呈固定形状的推进剂来保证火箭弹的准确度。

  至于小口径机关枪其实就是子弹更大一些的步枪。

  李治给出图纸的时候就已经强调这是为推进大唐的锻造技术而准备的一种武器。

  机关枪的枪管口径可以不断做大,甚至能够大到足以当做炮管使用。

  颜立德亲自带人接手了机关枪的研制。

  他准备利用这次机会顺便研制出一台巨型的锻压机,一举解决炮管的制造难题。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将作监的作坊灯火通明。

  工匠们夜以继日地工作,不断试验、失败、再试验。

  颜立德在研制机枪的同时还要频繁地穿梭于各个研发小组之间帮他们解决一些问题。

  这段时间李治自己也没闲着,他一头扎进了大唐科学院开始组织人手大力发展大唐的通讯事业。

  这是他经历了连续被人刺杀以后认为最有必要解决的问题。

  百骑司刺探消息的能力倒是进步的很快,可是传递消息的速度却是有些太慢了。

  好几次都是李治已经被人刺杀过了百骑司的消息才刚刚送到。

  这要是李治身边的护卫力量稍弱一些岂不是早就凉凉了?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大唐的疆域广阔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各处边疆以及各个州府想要与朝廷进行沟通动辄就要花去十天半月。

  甚至距离远的往往需要月余时间。

  这么长的时间过去倘若是遇到了急事岂不是黄花菜都凉了?

  而在李治忙于进行科研的时候有两个野心勃勃的家伙在听说了大唐政局不稳之后马上就有了趁机作妖的想法。

  他们分别是西突厥的欲谷设以及薛延陀的真珠可汗。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