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一章:德黑兰的防暴工作_1941重启波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比较伊拉克地区的落寞,伊朗地区要繁华的多。

  伊朗百分之九十的人口在伊朗地区,几乎全部的工业都在伊朗地区。

  伊朗地区中最繁华的地区当属作为首都的德黑兰。

  德黑兰的人口已经从1940年的五十四万人增加到了一百零二万,大量的外地人揣怀着对财富或是名望的渴望来到了这座城市。

  这里是目前伊朗最大的城市,这里有伊朗最好的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

  同时,这里也是伊朗全国治安最好的地方。

  遍布德黑兰全城的帝国监察局特务会提前发现和排除任何有可能危害德黑兰安全的危险人物。

  干净整洁的街道、富丽堂皇的装饰、灯火通明的夜晚,都让来到德黑兰的伊朗人流连忘返。

  但是奢华的德黑兰从来都不属于伊朗的穷人,大部分前往德黑兰打拼的伊朗人只能寄宿在德黑兰城郊的贫民区。

  然后将他们的时间全部投入到暗无天日的德黑兰城郊工厂的生产工作中去。

  当然,这样的时间也不会再持续多久了。

  让德黑兰城被无产的工人包围,对巴列维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对伊朗政府来说同样如此。

  伊朗政府已经越来越觉得巴列维提出的将工业搬出德黑兰的提议是多么的正确。

  以前德黑兰周围的工业并不算很多,所以德黑兰周围的无产工人人数也并不算多。

  但是随着伊朗的发展,来到德黑兰投资建厂资本家和贵族越来越多,再加上伊朗政府陆续在德黑兰周边增加的工厂。

  德黑兰周边的工厂数量和工人人数在猛烈的增长。

  德黑兰在从1940年到1946年六年期间增加的四十八万人口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在工厂工作或是成为了工人的家人。

  聚集在德黑兰周边的庞大工人群体对伊朗政府来说是一个不稳定的政治群体。

  伊朗政府的本质还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政府,它代表的是伊朗国内皇室、贵族和资本家的利益。

  并且这些庞大的工人群体还为德黑兰的治安带来了险峻的挑战。

  德黑兰工厂中的工人大多数都没有接受过教育,他们没有法律的意识,缺乏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工人聚集成群体直接冲撞德黑兰警察的事情时有发生。

  德黑兰又是伊朗帝国的首都,是伊朗的面子。所以德黑兰市的警察也不能直接对冲撞治安官的工人群体开枪。

  为了应对工人群体带来的治安威胁,德黑兰首都警察局从美国引进了全套的专业防暴装备。

  同时,还从美国聘请防暴专家来教授德黑兰市警察如何应对暴力时间。

  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的老大,美国人在‘和平’镇压城市暴乱这方面的技术绝对是世界第一,遥遥领先。

  在美国专家的劝说下,德黑兰首都警察局组织了一支防暴警队。

  防暴盾,警用盔甲、防爆装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