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1章 老黄的刀法,芯片谈判下_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1章老黄的刀法,芯片谈判下

  飞机穿过云层,直奔大洋彼岸。

  不过这一次芯片谈判,远没有上一次那么轻松。

  毕竟高通向来强势,还有着大量CDMA专利,算是3G时代的绝对霸主。

  说白了,哪怕不用高通的芯片,都得向高通支付专利费!

  不过在2011-2013年的国内,这笔专利费还是能赖掉的。

  这几年的国产智能手机,卖的价格低,都没几个交专利费的。

  毕竟真交专利费,一部2000块的手机,成本1500,高通收300专利费,爱立信收100,诺基亚收100,微软收100,华为也能收100,思科收50……

  那别卖了,都不够赔的!

  专利费都快比手机贵了。

  因此,这年头的国产手机,只能在国内卖,可以不交专利费……

  若是到海外卖,光专利费都得赔死。

  但2014年开始,高通在国内也开始收专利费了。

  那时候规模小的品牌没事,销量前几名,都得交钱!

  再往后,规模小的都得交……

  朱长林忍不住开口:“老板,这次芯片,您打算采购哪家?”

  王逸摆了摆手:“到时候看两家出的条件,再定。芯片采购,都是小问题。关键的,还是怎么摆脱依赖,实现芯片自研啊!”

  星逸手机凭借当下的创新,卖到三千不成问题。

  但要做高端,要像华为一样,挑战苹果的霸主地位,那就难了,必须要有自己的东西!

  如果没有自己的东西,只是买办,只是供应链整合,只是组装手机品牌,做中低端还行,做高端,想都白想!

  这也是为何,华为、苹果能卖高价,而小米冲高端难的原因。

  因为苹果有自己的系统生态,有自己的处理器,有大量的专利。

  同样,华为也有自己的处理器,有自己的基带,有巨量的专利,还有不兼容安卓的百分百纯自研系统!

  说白了,一个品牌没有真东西,没有硬核心,永远做不了高端!

  因此,为了冲高端,小米也要自研芯片。

  可是小米没有芯片研发的技术,那怎么办?

  大唐联芯有啊!

  于是,2014年10月,小米和大唐联芯成立松果电子,小米占股51%,联芯占股49%,联手开发芯片。

  主要的员工来自联芯,技术也是来自联芯科技开发并拥有的SDR1860平台技术!

  而小米则提供资金和市场。

  第二年,松果电子研发出SOC芯片——澎湃S1。

  虽然只是一款中端系统芯片,但也算成功。

  可后面的澎湃S2芯片,流片失败,SOC研发之路也就无疾而终了。

  直到2021年-2022年,才又相继推出了专业影像处理芯片澎湃C1、快充芯片澎湃P1,电池管理芯片澎湃G1。

  彻底覆盖了手机影像处理、快充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