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6章 过关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先生一听是这个事,当即松了口气,轻声笑道,“原来是这个,两倍的汇率就不用了,按正常汇率就好,正好我要在这里买点礼物,想换点本币,不知你要兑换多少?”

  找他兑换外币并不稀奇,他来过国内好多次,几乎每次都有工作人员找他兑换外币,只是数量不大而已,少的几十块,多的也就一两百,他也都换了,就当换个人情。

  陈建国不好意思地搓搓手,“我是出国要用的,希望能多换一点。”

  宋先生沉吟两秒,“我可以给你换1000美元,够不够?”

  陈建国当即大喜过望,“够了够了,谢谢谢谢!”

  顿了一下,又笑道,“还是按3比1的汇率吧,不能让你太吃亏。”

  听到这话,宋先生也对他的外贸人员身份再无疑问,国内能随便拿出3000块钱的可不多,而且熟知官方和黑市汇率,这也不是普通老百姓很了解的,虽然兑换的外币有点多,但想到他是为了出国使用,倒也说得过去。

  陈建国问清楚他们的房间号,先回房拿了三千块钱,上楼找他们换了一千美元的现金,

  随后又到一楼的服装店挑了两套西服,再买了一只小皮箱,这才回到房间。

  关上房门,他将旅行包放到桌上,小心拆开一段线缝,从里面拿出一只厚厚的大信封,掏出来一看,却是各种厚薄不一的纸片,又拿出一块软木和一把刻刀,开始辛勤的工作。

  在运动会开始之前,尤其是50年代的时候,其实出国对于有些人来说并不算特别难的事,

  只要有一个境外亲戚来信,最好还能汇点款,或者在信里面夹几张外币,拿着信件和外币,便可以到相关部门申请出国,一般都能得到批准,因为那时候以统战为先,每一位华侨的力量都会受到重视,所以国内老百姓出去探亲,并不会受到太多的限制,只要理由正当,都能得到批准。

  但到了60年代,尤其是66年以后,私人出国的现象便戛然而止,不仅探亲,连公派留学都停了下来,所以个人出国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事。

  再到1970年,我国首次与美、加、英、法、德、日和澳等发达国家互派教育代表团,然后终于在72年得以破冰,重新开始公派留学生和出国老师,

  所以现在这个时候,私人出国几乎不可能。

  想要走正规渠道出去,除了正常的外事人员,只有一种人能出去,那就是接受外国公司邀请,并得到主管部门批准的外贸人员,

  即便如此,也是从今年才重新解封,前几年连正常的经贸外出也被冻结,最严重的就是去年,

  去年的时候,广交会上的交易,都是由专门的办公室来统一安排,全国各地的进出口公司将商品信息报到办公室,再由他们来对外商统一配货、报价,不许各省进出口公司私下与外商谈判,

  但是前两年由于情况特殊,交货率只有一半,严重影响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商业声誉,

  正因为这样,今年运动会稍微缓和一点,在上级领导的亲自过问下,才重新允许我们的外贸工作人员出国,与外商公司沟通解释交货和以后合作的事宜,

  虽然数量依然稀少,却也给了陈建国出去的机会,

  只要有外商公司开具的邀请函、本单位介绍信,再加上全套的护照证件资料,海关就会放行。

  第二天一早,陈建国换了张脸,穿着一身西服,提着小皮箱,拿着厚厚的一叠证件,办理完退房之后,便堂而皇之地上了去往深圳的火车,

  一路经东山、永村、天河、吉山、南冈、新塘、仙村、石滩、石龙、南社、横沥、常平、樟木头、塘头厦、天堂围、平湖,最后到达布吉站,

  最后一段到罗湖的没有通车,他需要换乘公交车过去,

  然后在罗湖口岸通过海关,无惊无险地抵达香港。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